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昭武刘太守仁甫游西庵二首·其一》
《同昭武刘太守仁甫游西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刺史观风出郡南,偶陪轓盖到西庵。

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

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

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刺史黄仲昭与昭武刘太守仁甫一同游览西庵的情景。首句“刺史观风出郡南”,展现了一位官员巡视民情时的庄重与肃穆。随后,“偶陪轓盖到西庵”一句,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官员在偶然间结伴前往西庵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庵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葱郁的自然美景,以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深入其中,仿佛引领着读者一同步入这幽静的山林之中。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西庵的自然风光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竹林的阴凉处,诗人与友人席地而坐,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谈论的都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远离了世俗的虚伪与浮华。这种纯粹而深刻的交流,体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和内心世界的珍视。

最后,“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君王恩赐的谦逊态度。他渴望在林间建造一间茅屋,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又深知自己还未完成对君王的报答,因此暂时未能实现这一愿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职责与义务的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真挚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续赋家园七咏·其七意远亭

雨馀陂水平,徙倚聊一望。

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

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0)

怨女曲

空原悲风吹苜蓿,胡儿饮马桑乾曲。

谁家女子在毡城,呜呜夜看星河哭。

黄金为闺玉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怜母惜呼小名,择对华门未轻许。

干戈漂荡身如寄,绿鬓朱颜反为累。

朝从猎骑草边游,暮逐戎王沙上醉。

西邻小姑亦被虏,贫贱思家心更苦。

随身只有嫁时衣,生死同为泉下土。

出门有路归无期,不归长愁归亦悲。

女身软弱难自主,壮士从姑不如女。

(0)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其五

蒲团宴坐若还家,罗縠如空了不遮。

可是春风摇得我,兰芳轻噀淡黄芽。

(0)

寄蜀二首·其一

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

(0)

寄致中因温前约

故山归路岂云赊,忆对春风饯物华。

尚口乃穷怜反舌,以年当废惜残花。

勤渠载酒传非误,仓卒回舆事偶差。

今日重来绿槐夏,已拚缬面醉君家。

(0)

读士特诗集

谁将家集到书帷,故喜风骚擅一时。

快读祇愁雌霓误,流传不但落枫奇。

唱酬滥许联东野,叙引仍欣得牧之。

生死穷途天不恤,虚名安用日星垂。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