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观风出郡南,偶陪轓盖到西庵。
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
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
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
刺史观风出郡南,偶陪轓盖到西庵。
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
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
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
此诗描绘了刺史黄仲昭与昭武刘太守仁甫一同游览西庵的情景。首句“刺史观风出郡南”,展现了一位官员巡视民情时的庄重与肃穆。随后,“偶陪轓盖到西庵”一句,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官员在偶然间结伴前往西庵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庵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葱郁的自然美景,以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深入其中,仿佛引领着读者一同步入这幽静的山林之中。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西庵的自然风光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竹林的阴凉处,诗人与友人席地而坐,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谈论的都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远离了世俗的虚伪与浮华。这种纯粹而深刻的交流,体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和内心世界的珍视。
最后,“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君王恩赐的谦逊态度。他渴望在林间建造一间茅屋,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又深知自己还未完成对君王的报答,因此暂时未能实现这一愿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职责与义务的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真挚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空原悲风吹苜蓿,胡儿饮马桑乾曲。
谁家女子在毡城,呜呜夜看星河哭。
黄金为闺玉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怜母惜呼小名,择对华门未轻许。
干戈漂荡身如寄,绿鬓朱颜反为累。
朝从猎骑草边游,暮逐戎王沙上醉。
西邻小姑亦被虏,贫贱思家心更苦。
随身只有嫁时衣,生死同为泉下土。
出门有路归无期,不归长愁归亦悲。
女身软弱难自主,壮士从姑不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