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亭亭、芙蓉七二,洞庭当牖还倩。
佳人玉貌秋为骨,借得水烹云炼。琴一段。
听捺指宫音,半杂潇湘怨。清商忽变。
又素月中宵,明玕万叶,四幕泻凉靛。吾还念。
长水钩师才擅。江湖载酒忘倦。
风流后起如君者,等样浮家凫沜。茶梦转。
更酒试青椰,香试红麸串。天空籁远。
定和汝声声,藓根独蟀,芦背两三雁。
碧亭亭、芙蓉七二,洞庭当牖还倩。
佳人玉貌秋为骨,借得水烹云炼。琴一段。
听捺指宫音,半杂潇湘怨。清商忽变。
又素月中宵,明玕万叶,四幕泻凉靛。吾还念。
长水钩师才擅。江湖载酒忘倦。
风流后起如君者,等样浮家凫沜。茶梦转。
更酒试青椰,香试红麸串。天空籁远。
定和汝声声,藓根独蟀,芦背两三雁。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畔的景致与情感。开篇“碧亭亭、芙蓉七二”,以“碧”、“亭亭”、“芙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芙蓉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洞庭当牖还倩”,将视线引向洞庭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师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接着,“佳人玉貌秋为骨,借得水烹云炼”,通过比喻手法,将佳人的美丽比作秋天的骨骼,借助水与云的元素,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琴一段。听捺指宫音,半杂潇湘怨”,描绘了一段悠扬的琴声,其中蕴含着对潇湘之地的怀念与哀愁,琴声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
“清商忽变。又素月中宵,明玕万叶,四幕泻凉靛”,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清冷的空气中飘散着万叶的光芒,如同碧蓝的靛染,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美。
“吾还念。长水钩师才擅。江湖载酒忘倦”,表达了对某位才华横溢的长水钩师的怀念,以及在江湖中载酒畅游,忘却疲惫的自由与洒脱。
“茶梦转。更酒试青椰,香试红麸串”,转向对茶与酒的品鉴,通过不同的味觉体验,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天空籁远。定和汝声声,藓根独蟀,芦背两三雁”,以天空中的遥远声音作为结尾,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
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
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
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
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