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擢烟青缭绕,风篁传韵冷萧骚。
楚山竹簟琉璃滑,卧看炎云槛外高。
沈水擢烟青缭绕,风篁传韵冷萧骚。
楚山竹簟琉璃滑,卧看炎云槛外高。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竹阁的静谧与清凉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香烟、山色以及竹席的质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首句“沈水擢烟青缭绕”,以“沈水”象征竹烟的深邃与幽远,用“青缭绕”形容竹烟在空中盘旋上升,仿佛是深藏于竹林中的神秘气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次句“风篁传韵冷萧骚”,“风篁”即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这里用“韵”字强调了这种声音的和谐与美感,“冷萧骚”则描绘了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既有清冷之意,又不失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楚山竹簟琉璃滑”,“楚山”点明了所处之地的地理环境,这里的山色与竹簟(竹制的凉席)相映成趣,用“琉璃滑”来形容竹簟的光滑与透亮,仿佛是夏日里的一片清凉世界,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一句“卧看炎云槛外高”,“炎云”指的是夏日炽热的云彩,诗人选择在竹阁中卧榻而眠,透过栏杆眺望远处的云彩,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夏日竹阁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宁静,体验到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和。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
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汉庙名园甲颍昌,洛川珍品重姚黄。
雨馀往看初疑晚,春尽方开自不忙。
争占一时人意速,养成千叶化功长。
老人终岁关门坐,花落花开已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