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诗人通过描绘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展现了与友人共度避暑时光的惬意与闲适。首联“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形象地写出雨后天气转晴,炎热并未减少的气候特点。接着,诗人描述了文书工作中的汗水与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在宁静的祠宫中,诗人与朋友得以暂时远离尘嚣,享受片刻的清静,“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他们以诗酒相和,交流道义,即使谈论深奥的哲理也能引发欢笑,“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在这样的环境中,炎热的暑气得以消散,心灵得到清凉,“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如古木荫凉、鸣禽歌唱、桃红瓜绿,以及饭食的美味和品茗的乐趣。傍晚时分,明月照耀着稀疏的柳树,微风吹动着荷花,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舒适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下一次游览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体现了夏日避暑的闲适,又寓含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近山晴露两三峰,远山微茫不知数。
刘君家住山之陬,苍藤古水凉阴稠。
步月频穿花里径,看云别起水边楼。
隔林松吹含清响,古色莓苔和雨长。
案头六籍时卷舒,沙上群鸥日来往。
近年得志上天衢,皇华四牡常驰驱。
道逢江阴何太守,为写江南山水图。
朝回挂向碧窗晓,蒲幅烟岚寒悄悄。
坐中都似旧游踪,只欠清音一啼鸟。
紧羲画兮开天,三圣作兮朗以宣。
胡元圣之孔神兮尚折摘而绝编。
于天其浩浩兮海其渊渊。
伟若人之卓识兮,弗中慑兮力绵。
耽嗜矻矻兮佔哔以穷年。我欲之兮峻山修川。
溘长逝兮徒糟粕之攸传。噫嘻吁兮将孰与言。
洒弱翰兮弹哀弦。溯长风兮寄予怀之惓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