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老通幽轩》
《静老通幽轩》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诸峰倚崔嵬,众壑隐奔峭。

寓目欣有系,会心领其要。

开庐结茅竹,伐翳斩蓬藋。

此君亦可人,玉立尽娟妙。

风酣翠相倚,月吐青自照。

窈眇非世音,鸾鹄中夜啸。

烟尘闇北关,烽火被南徼。

便欲老三闾,终焉隐屠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诗人孙觌以“静老通幽轩”为题,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居之所,通过观察周围的山峰、山谷、树木、月色和烟尘,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诸峰倚崔嵬,众壑隐奔峭”,描绘了群山峻岭的雄伟景象,山峰高耸入云,山谷深邃蜿蜒,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着,“寓目欣有系,会心领其要”,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开庐结茅竹,伐翳斩蓬藋”两句,描绘了诗人建造居所的过程,选择在竹林之中,砍除杂草,营造出一片清幽之地,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

“此君亦可人,玉立尽娟妙”中的“此君”指竹子,诗人将竹子比作君子,赞美其高洁、优雅的品质。“风酣翠相倚,月吐青自照”,描绘了风吹过竹林时翠绿的竹叶相互依偎,月光下竹影婆娑,自有一番清雅之气。

“窈眇非世音,鸾鹄中夜啸”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远离尘嚣,听到的是自然界的和谐之声,如同鸾鸟与鹄鸟在夜晚的鸣叫,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最后,“烟尘闇北关,烽火被南徼”描绘了外界的纷扰与战乱,与诗人所在之地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便欲老三闾,终焉隐屠钓”,引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像屈原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有所思二首·其一

有所思兮天一涯,彼美人兮安得知。

江皋送日下洲渚,心遥目断征鸿飞。

兰嗟蕙怨芳草歇,春归犹见霏霏雪。

文姬著破去时衣,寂寞愁看汉家月。

南箕北斗苦相望,绵绵此恨无时绝。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十六

鸡冠与凤仙,早种近阶砌。

夏秋无花时,类能作幽致。

鸡色惟青紫,凤蕊杂红翠。

来年不待种,罅隙自苗裔。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五十四

侵晨盥栉起,爽气随凉飙。

曳杖踏露草,不觉路已遥。

水清出沙嘴,烟白横山腰。

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十四

山高翳落日,残照欣晚晴。

意适策筇杖,意倦眠桃笙。

云水喜益近,语话能忘情。

书来故人意,相忆应遄征。

(0)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其二

庵扉深向白云隈,尘外朋游首重回。

三叠琴心融内景,一窗宴坐蕴真胎。

雨催芝朮依微绿,花发菖蒲积渐开。

寄语道人端有待,莫留水榭与风台。

(0)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其三

昔年壮气激肠肝,锦带吴钩鄙隐岩。

喜试轻裘裁白纻,笑追落日试重衔。

愁随草色人千里,谁附文期信一缄。

会待腥膻扫巢穴,舳舻北首挂征帆。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