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满地寒犹薄,月色半窗天未明。
衮衮红尘行十里,东华门外正残更。
霜华满地寒犹薄,月色半窗天未明。
衮衮红尘行十里,东华门外正残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趋朝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早朝的冷清与庄严。
首句“霜华满地寒犹薄”,霜花铺满了大地,寒气虽重但还未至极点,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未至严酷的冬晨氛围。霜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之早,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月色半窗天未明”,月亮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室内,天空尚未完全亮起,这既是对时间的精确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黎明前静谧时刻的敏感捕捉。月色与半明的天际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第三句“衮衮红尘行十里”,在这样的清晨,诗人踏上了通往朝堂的十里路程,红尘滚滚,象征着繁忙的世俗生活。这一句通过对比清晨的宁静与日常的喧嚣,突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最后一句“东华门外正残更”,点明了地点——东华门,以及时间——残更,即夜将尽之时。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具体位置,也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忙碌与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时间的巧妙安排,展现了诗人对清晨趋朝这一特定场景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深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平生相遇。
算未有、笑语闽山佳处。
旧日文章,如今风味浑如许。
眼前都是蓬莱路。
但莫道、有人曾住。
异时天上,种种风流,待君如故。
此自君家旧物,看九万清风,为君掀举。
举上青云,却忆梅花如旧否。
故人衰病今无绪。
只种得、梅花盈圃。
待君一过山家,共斟露醑。
临溪草草结茆堂,静坐安然一炷香。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