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
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
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句“酣情睡态两迷离”运用拟人手法,将牡丹花的姿态比作沉醉与慵懒的美人,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在清晨阳光下的娇艳与慵懒之美。接着,“晓日烘窗映■■”一句,以“晓日烘窗”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牡丹花在晨光中的光辉与温暖,使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后两句“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则将牡丹花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暗含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愁。这里“芳魂随幸蜀”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牡丹花如同一位有着不幸命运的女子,曾经有过辉煌与荣耀(“随幸蜀”可能暗指被宠幸或得到青睐),但最终却落得寂寞与哀伤的结局。杜鹃鸟的啼鸣,通常被视为哀怨的象征,它在这里旁伴着“鼠姑”(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此处作为泛指)的啼叫,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与孤独的情感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总辔出西坰,寥寥旭宇明。
丛冈森地秀,飞塔恍神行。
惠味沾仙露,疲心识化城。
远香来不断,空梵过犹清。
坐惜忘机晚,居惭緤组荣。
抚怀今古恨,高世友僚情。
顾慕群芳歇,徘徊极野平。
低云参驻盖,寒木隐前旌。
风转松添韵,霜馀菊挫英。
碧垂天势匝,红上日华轻。
垒废麇䴥乐,池荒雁鹜鸣。
宫垣除濞国,台址畏轩兵。
胜践欣同适,沈忧悔自婴。
理融无物我,神照罢将迎。
绚藻春供丽,投珍佩合声。
莫嗤三叹拙,聊谢两心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