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毗陵上人院》
《题毗陵上人院》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shàngrényuàn
táng / zhūqìng

yuànshēnzhōngjìngluòqiūchóng
guànshùxīnzhāihòuxiūxíngwèilǎozhōng

yìngsōngshānyuǎnshuǐqìngshēngtōng
chùqīnggāoyínyǒngtóng

注释
院深:庭院深深。
终日:整天。
静:安静。
落叶:飘落的树叶。
覆:覆盖。
秋虫:秋天的昆虫。
盥漱:洗手洗脸。
新斋:新建的斋室。
修行:修炼、修行。
未老:尚未老去。
映松:映照在松树上。
山色:山的景色。
远:遥远。
隔水:隔着流水。
磬声:寺庙中的钟磬声。
宜:适宜。
清夜:寂静的夜晚。
高吟:大声吟诵。
永与同:永远相伴。
翻译
庭院深深,整日寂静,秋叶覆盖着鸣虫声。
洗漱完毕后,我在新斋内修行,年纪还未老去。
松树倒映在远处的山色中,隔着流水能听到钟磬声。
这里适宜在深夜静思,长久吟咏,心灵相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安宁的院落景象。"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两句设定了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院中一整天都笼罩在宁静之中,而落叶轻轻地铺满了秋季的小虫,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又不失静谧的画面。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片宁静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盥洗和漱口是古人日常清洁习惯的一部分,这里表明诗人在新的居所中保持着清净的生活方式。而“修行未老中”则显示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的坚持,即使年岁已高,也未停止内心的修炼和提升。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两句中,“映松山色远”描绘了院中的松树映照着远方山色的景象,而“隔水磬声通”则表明水流潺潺之声穿越过静谧的环境,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最后,“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场所的喜爱,在这样一个适合于清净夜晚的环境中,诗人希望能长久地享受这里的宁静,与这份安详共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次韵罗端规二首·其一

世态从渠变,前山只么新。

关门便懒退,遇事少躬亲。

和我诗何益,知公道不贫。

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

(0)

题赵祖文画

破烟飞鹭不排行,林外青山閟晓光。

村犬吠人循岸走,见成诗句省思量。

(0)

题本觉寺·其二

一径横穿藓翠封,满空声动玉琤淙。

林居岂是无修竹,未有清阴似此浓。

(0)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其四

青衫如草照春塘,争傍龙墀捧敕黄。

功业便从今日去,莫教人道只文章。

(0)

绿筠轩旧在于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小池植莲为赋两绝·其一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

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

(0)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其八

井分泉脉透巉岩,谁道飞流是假山。

水鸟树林皆作供,可怜居士只偷閒。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