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目眚》,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同情之心。诗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描绘了一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反衬出那些享乐者对身体健康的轻视,他们甚至因此而失明。而“不知天罚一只眼”则是对这种不平之事的一种讽刺和无奈。
“异哉野老白露团”中的“野老”指的是乡村中年迈的老人,“白露团”形容他们因贫穷而只能以露水代替食物,生活在极端困苦之中。最后一句“烈于贵人寒食散”则是说这些贫苦老人的遭遇,比起那些富贵之人即使是在吃剩饭残羹,也要更加悲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上的不公和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的批判精神和对弱者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