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其六》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其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颁遗诰大廷中,百辟悲号四海同。

过越丧期天子孝,便蕃恩泽外家丰。

桥山弓剑开高寝,原庙衣冠入閟宫。

玉辇三元朝象帝,年年长慕阙门东。

(0)
注释
初颁:首次公布。
遗诰:先帝的遗诏。
大廷:朝廷。
百辟:天下臣子。
悲号:哀痛呼叫。
丧期:守丧期。
天子:皇帝。
孝:孝顺。
便蕃:皇室外戚。
恩泽:恩惠。
桥山:皇陵名。
弓剑:象征帝王陵墓。
高寝:陵寝。
原庙:祖庙。
衣冠:穿戴祭祀服装的人。
閟宫:宗庙。
玉辇:玉饰的车驾。
三元:指一年中的重要节日。
朝象帝:朝拜天神。
象帝:古代对天神的尊称。
阙门东:皇宫东门,代指皇宫。
翻译
在朝廷上首次宣布先帝的遗诏,天下臣子哀痛共鸣。
天子超越常规的丧期以示孝心,对皇室外戚也格外恩惠丰厚。
皇帝陵寝的桥山和宝剑开启,祖先的衣冠进入宗庙。
乘坐玉辇参加每年的祭典,朝拜象帝,心中永远向往东边的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慈圣光献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皇后的哀悼和对皇家深情的追思。诗中描绘了皇后去世时朝廷内外的悲痛气氛,强调了天子的孝道,以及皇后对家族的恩泽。"桥山弓剑开高寝"暗指皇后陵寝的开启,"原庙衣冠入閟宫"则象征着皇后灵位进入宗庙的庄重仪式。最后两句"玉辇三元朝象帝,年年长慕阙门东",通过想象皇后在天之灵每年仍对皇宫充满怀念,表达了对皇后永恒的敬仰和哀思。整体上,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尊崇皇后的挽诗。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七

八千里路客心然,可是妨贤欲避贤。

圣世玦环犹是幻,君家舟楫始为仙。

身閒礼乐天颜喜,望重嵩河帝梦悬。

此别八行犹万里,祇从海外望奎躔。

(0)

贱生与叶台翁同日辱赐诗大书次韵奉谢

生同君日籍同年,君在纶扉拱帝筵。

一柱擎天勋特峻,三朝委政眷真偏。

已知秋色光多占,更喜华颜岁益妍。

老我浮生惭异调,敢从下里续瑶篇。

(0)

送黄公郎下第请三代诰还潮·其二

尺疏陈情独扣阍,天颜有喜帝城喧。

满堂簪佩徵家庆,三叶丝纶见主恩。

已羡次公还有子,更誇乃祖得闻孙。

驰驱万里冲寒雪,珍重千金慰倚门。

(0)

程乡公署用林楚石韵奉谢林明府

西溯韩江合有源,梅州全领百花村。

阴那云耸三千界,蓬辣滩高百二门。

宓子桐间声独调,召公棠下诵成喧。

幸从趋召依樽俎,相与明心答至尊。

(0)

庚申除夕

宝历万年接泰昌,致身天地半维桑。

久捐枕上黄扉梦,任是巾中白发长。

丘壑自知甘角里,圣明岂忍废高阳。

幸从此夕未称老,且向垆前百举觞。

(0)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

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

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