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七》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七》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八千里路客心然,可是妨贤欲避贤。

圣世玦环犹是幻,君家舟楫始为仙。

身閒礼乐天颜喜,望重嵩河帝梦悬。

此别八行犹万里,祇从海外望奎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辞官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仕途与归隐的思考。首句“八千里路客心然”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离任时的长途跋涉与内心的波澜起伏。接着,“可是妨贤欲避贤”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可能妨碍贤能之士晋升的自省与谦逊。

“圣世玦环犹是幻”一句,借用了古代玉器“玦”的意象,暗示尽管身处盛世,但个人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强调了人生的虚无感。“君家舟楫始为仙”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归隐后的超脱与自由,如同乘舟泛海,成为仙人一般逍遥自在。

“身閒礼乐天颜喜”描绘了诗人归隐后,远离官场繁杂,得以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天颜(帝王或神灵的面容)因此而喜悦,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和谐。“望重嵩河帝梦悬”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归隐后的影响力,即使远离权力中心,仍能影响到帝王的梦境,显示其深远的影响。

最后,“此别八行犹万里,祇从海外望奎躔”表达了诗人虽已离任,但与故友之间的联系依然紧密,犹如相隔万里,只能从海外遥望奎星的位置,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永恒。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的反思,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其二

非佛非心须在我,即心即佛亦从渠。

本来心佛都无有,幻化聊将示四衢。

(0)

次韵陈介然幽兰翠柏之作·其二幽兰

温风茁幽兰,采掇置中堂。

孤根亦何有,借此轩墀光。

耿耿不自惜,凄微泛馀香。

萧然山林姿,讵是邦家祥。

譬犹美芹子,乃以荐君王。

弃置固其宜,零落谁复伤。

赋诗慰寂寞,念子故意长。

愿言同心人,去去扬清芳。

(0)

鼓楼岩

洞天击鼓集群仙,石作高楼锁翠烟。

万籁不鸣霜月晓,鼕鼕犹听鼓声传。

(0)

将次武夷

行行路近武夷山,秀气蜿蜒百里间。

苍石插天云缥缈,碧溪通壑水弯环。

神仙恍惚谁能识,洞府深沉自不关。

我向湖中如得路,便应脱屣谢尘寰。

(0)

上饶道中杂咏三首·其一

半世区区何所求,南来岂为稻粱谋。

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

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

何须更论他年事,且把风光慰旅愁。

(0)

南归·其四

黄童白叟喜相迎,底事吴侬亦有情。

绝域归来真异事,幸逢西北罢戈兵。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