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烟月旧松萝,无复君来对酒歌。
千个芭蕉万竿竹,相思一夜雨声多。
东林烟月旧松萝,无复君来对酒歌。
千个芭蕉万竿竹,相思一夜雨声多。
这首挽诗《友桂史隐君挽诗》由明代诗人宝明所作,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东林烟月旧松萝”,描绘了东林寺那片烟雾缭绕、月色朦胧的景象,以及古老的松树和藤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次句“无复君来对酒歌”,直接点明了友人已不在,无法再共同饮酒高歌的情景。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后两句“千个芭蕉万竿竹,相思一夜雨声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芭蕉与竹子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在这寂静的夜晚,雨声似乎更加密集,仿佛是天公也为友人的离去而哭泣,增加了环境的凄凉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画里行窝,吟边活计,秋堂余地盈笏。
蓬山梦远,剩坠红、空老江笔。门外无深辙。
萧疏意、井梧自洁。
祗漫与、凉灯选句,瘦笛偷声,嘉辰且课风月。
灵均怨,元亮节。任菊晚兰凋,想中怀葛。
余溪带水,正望极、蒹葭如雪。名辈从销歇。
悲歌事、酒肠尚热。
鸥外一翁,酬韵松陵,辑苕玉兮双玦。
今日新雨霁,山光净如沐。
晚香浮水花,秋声在庭竹。
高堂张绮席,谈笑皆雍穆。
兴酣杂觥筹,诗成粲珠玉。
清时多遗才,白驹在空谷。
今者不为乐,逝者良不复。
呜呜咽洞箫,袅袅度清曲。
更待月明生,金尊照醽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