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浮小艇,独载我之身。
头白心何老,囊空道未贫。
渔歌随日唱,鸥好逐时亲。
不为文王幸,披裘把钓纶。
沧洲浮小艇,独载我之身。
头白心何老,囊空道未贫。
渔歌随日唱,鸥好逐时亲。
不为文王幸,披裘把钓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独自泛舟于水面上的景象,展现了其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沧洲浮小艇,独载我之身”开篇即点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小艇在广阔的水域中轻轻漂浮,诗人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头白心何老,囊空道未贫”两句,通过对比老者的外貌与内心的丰富,以及物质上的贫乏与精神上的富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脱。即使年岁已高,心灵却依然年轻,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贫瘠,反而在精神世界中找到了丰富的宝藏。
“渔歌随日唱,鸥好逐时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渔歌唱和着日升日落,鸥鸟在不同的时间亲近诗人,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以及他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最后,“不为文王幸,披裘把钓纶”一句,以典故“文王访贤”来表达诗人虽不求名利,但内心仍怀有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他选择像姜太公一样,隐居山林,以钓鱼为乐,不为世俗所累,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以及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孟冬霜露降,悴彼荷与蒲。
青青蕙兰芳,采之将焉如。
赠君夙昔意,聊以慰斯须。
弦歌厉清响,置酒歧路隅。
亲戚念远行,各言勉良图。
常恐不为乐,日月方其除。
晨风奋高翼,北林多古榆。
临歧执子手,安得同车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