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吏平江已六秋,抚心民事未全酬。
闲来且看儿童乐,兴至还同父老游。
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
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
作吏平江已六秋,抚心民事未全酬。
闲来且看儿童乐,兴至还同父老游。
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
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平江为官六年的经历与心境,以及对当地生活的深刻感受。首联“作吏平江已六秋,抚心民事未全酬”表达了作者在平江任职六年,虽尽力处理政务,但仍有未能完全完成的心事,流露出一丝遗憾与自责。
颔联“闲来且看儿童乐,兴至还同父老游”则展现了作者在公务之余,享受与当地百姓共度时光的乐趣,无论是观看孩子们的欢笑,还是与年长者一同游玩,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和谐。
颈联“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运用自然景象与饮酒活动,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诗意盎然的氛围。红叶随风飘落,仿佛是大自然的诗行;黄花与美酒相伴,增添了几分豪情与雅致。
尾联“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羡慕之情。友人能作赋称通彦,才华横溢;而作者则以眺望高山、任水流为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纷纷过风雨。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石门秀绝冠荆楚,万壑千岩供指顾。
赴涧哀泉咽复流,出岫閒云散还聚。
遥应写怀远怜我,瘦马饥童傍江雾。
平时追随若形影,异县相望忽如许。
他年两翁各赋归,思山便可拿舟去。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
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
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
尘埃付捷径,风波委要津。
吾心如皦日,外物任浮云。
久厌牛马走,欲令鸥鹭驯。
岁月既荏苒,功名定因循。
执鞭吾弗能,得乘岂所欣。
畎亩乐可必,糟糠奚用勤。
泥龟喜曳尾,生刍耻屡陈。
束湿虽有术,末路复谁因。
愿为海底泥,肯羡山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