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蜀帅·其三》
《寿蜀帅·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0)
注释
江山:比喻壮丽的自然景色或国家。
寿卮:祝寿的酒杯。
峨眉:四川的名山。
崧高:形容山势高峻。
申伯:古代诸侯,此处可能象征尊贵的人物。
鲁僖:鲁国的僖公,代表古代君主。
绛人:指代绛县的人,可能隐含时间长久。
逾甲子:超过六十岁,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
皇览:帝王的阅览,此处指天象或历法。
庚寅:天干地支中的一个组合,代表日期。
梅花赋:咏梅的诗篇,借以自比清高或才情。
引领:引导,此处指期盼。
北枝:北方的树枝,寓意远方或理想之地。
翻译
不以江山为庆祝的酒杯,每年都有佛像驻留在峨眉山。
在崇高的山岭上再次歌唱申伯,郊野间怎能没有赞美鲁僖的诗篇。
岁月流逝,比绛县的人更过了一个甲子,每日遇见的都是皇历庚寅之日。
书生遗憾自己没有写出梅花的佳作,只能期待春风带我登上北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寿蜀帅(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这里“寿卮”指的是长寿的象征,而“江山”则代表着永恒不变。诗人说不需要依靠这些象征,因为在峨眉山,每年都会有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来,如同佛陀般超脱尘世。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诗中提到的“申伯”和“鲁僖”都是历史上的贤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山水之美的向往。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这里的“绛人”指的是古代长寿之地,而“甲子”是六十年的一个周期。诗人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表达,祝愿蜀帅寿比南山,岁月悠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自我要求。梅花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坚韧,诗人通过这种意象,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传达了他对于蜀帅的深切祝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次韵关子容湖上晚饮

风树吹花落四邻,暮云将雨作催人。

旋倾美酒留连客,急作新诗报答春。

试傍清湖看鬓发,莫辞行乐费金银。

如今归去还高卧,更问风光有几旬。

(0)

题胜光怡道轩

了了无凝滞,谁人知此心。

开池待海月,种树宿沙禽。

白雪盈青简,古风生素琴。

由来大隐者,何必在山林。

(0)

永邑杨君鉴子明辟斋读书将从事于古人为己之学求斋名于予并欲得一语以示为学之方予谓学虽多端而其要莫先于明善所以子思孟子俱以此开道后学大学格物之训实同出一源故因杨君之请扁以明善且诗以演其义幸毋忽其言之陋云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

本体遭剥蚀,如鉴尘所昏。

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

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若为用力地,格物居其先。

万殊一理贯,洞然见本根。

表里俱澄澈,断断义理分。

言动中伦虑,狂愚讵同论。

彼哉迷复子,一息万里奔。

认赘以为嫡,未尝知反观。

君子审取舍,不容泾渭浑。

中扃瞭如烛,肯蔽耳目官。

中庸示明训,一言会其元。

(0)

赵忠州雨中赏海棠

问春何事苦晴悭,春意惜花留嫩寒。

共到花前细商略,精神最好雨中看。

(0)

赠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

识破鸢飞鱼跃事,自知万物不离诚。

(0)

浣溪沙

送了栖鸦复暮钟。栏干生影曲屏东。

卧看孤鹤驾天风。

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

谪仙已去与谁同。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