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大邑歌谣日尚新"表明在一个大城市中,每天都有新的欢庆之声,这种氛围给人以新鲜感。紧接着"忽惊千骑拥行尘"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马队通过,带起的尘土象征着动荡与威严。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中的“宦游”指的是为官之人,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官员能够遵循正道、获得上天赐福并惠及民众的期望。这里的“天意”体现了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一切都在天意的掌控之中。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则描绘了一个位于海边、城门不常见行人、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地钟”可能指的是土地肥沃,“阳气”代表着生命力和温暖,而“景常春”则是对永远春天美好景象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的赞扬。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没有很多知音,也不必担忧,因为有公正廉洁的官员在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德才兼备官员的肯定。
四明上溯滁阳胄,风虎云龙三百年。
一出祗缘为庀史,终身安敢望朝天。
谁将客妇行吟苦,漫作枯鱼望泽怜。
试读秣陵遗事句,杜鹃心迹尚昭然。
城南韦杜旧通家,乔木消湛亦可嗟。
尚识中丞埋玉地,石人横裂石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