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寺丞知白州》
《钱寺丞知白州》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0)
注释
大邑:指一个位于海边的大城市。
歌谣:民间流传的歌曲或故事。
尚新:新颖,不断更新。
忽惊:突然惊讶。
千骑:众多骑兵。
行尘:行进中的尘土,形容队伍规模。
宦游:在外做官。
长道:长途道路。
天意:天命,命运。
福远人:被命运安排远离福泽的人。
城在海隅:城市位于海边角落。
门少客:门庭冷清,来访者稀少。
阳气:温暖的气息,比喻生机勃勃。
景常春:景色如同春天般常新。
政成:政事有成。
患:担忧。
知己:了解并信任的朋友。
按察:考察和监察。
当今:现在。
正直臣:公正无私的官员。
翻译
大邑的歌谣每天都在更新,忽然间惊见千骑簇拥着尘土飞扬。
在外做官的人不要叹息走上漫长的道路,这是上天的意思,让福泽远离尘世之人。
城市坐落在海边,门庭冷清少有访客,这里地势温暖,景色常如春天。
政事若已成功,无需担心没有知己,如今的官员正是公正无私的好榜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大邑歌谣日尚新"表明在一个大城市中,每天都有新的欢庆之声,这种氛围给人以新鲜感。紧接着"忽惊千骑拥行尘"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马队通过,带起的尘土象征着动荡与威严。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中的“宦游”指的是为官之人,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官员能够遵循正道、获得上天赐福并惠及民众的期望。这里的“天意”体现了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一切都在天意的掌控之中。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则描绘了一个位于海边、城门不常见行人、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地钟”可能指的是土地肥沃,“阳气”代表着生命力和温暖,而“景常春”则是对永远春天美好景象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的赞扬。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没有很多知音,也不必担忧,因为有公正廉洁的官员在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德才兼备官员的肯定。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邸抄

士苦不通今,何以知世务。

士或过通今,行且败吾素。

五夜秉兰膏,徘徊读邸抄。

(0)

方丈望溪尝言以万八徵君之学而惜不得如梅勿庵受日月之光以显于时予谓是不知万氏之心者矣因表而出之以论其世

四明上溯滁阳胄,风虎云龙三百年。

一出祗缘为庀史,终身安敢望朝天。

谁将客妇行吟苦,漫作枯鱼望泽怜。

试读秣陵遗事句,杜鹃心迹尚昭然。

(0)

东潜以予脩学案购得直阁游公景叔墓志见示张公芸叟之文邵公䶵之书章公粢之篆而安民所镌也题诗于后

关陕沦亡后,横渠学统湮。

吕苏仅著录,潘薛更谁陈。

石墨何从购,遗文大可珍。

邵公亦五鬼,鸿笔壮安民。

(0)

莓厓周都御史先司空公石友也其从孙副使汝观先宗伯公姻家也今其后人已尽偶与穆门徵君询其世次则莓厓之裔迁杭四世矣为之惊喜因劝其东归展墓以存故乡之遗

城南韦杜旧通家,乔木消湛亦可嗟。

尚识中丞埋玉地,石人横裂石碑斜。

(0)

奴子胠箧而逋得三绝·其二

初筮丧僮仆,再筮丧资斧。

剩馀笥中作,斯人弃如土。

(0)

过蕃釐观坐冬青树下得一律

宋人真不道,拜杖到琼花。

讵敢怼君父,居然殉国家。

李姜同血泪,章蔡已虫沙。

只有冬青树,长荣度岁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