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上溯滁阳胄,风虎云龙三百年。
一出祗缘为庀史,终身安敢望朝天。
谁将客妇行吟苦,漫作枯鱼望泽怜。
试读秣陵遗事句,杜鹃心迹尚昭然。
四明上溯滁阳胄,风虎云龙三百年。
一出祗缘为庀史,终身安敢望朝天。
谁将客妇行吟苦,漫作枯鱼望泽怜。
试读秣陵遗事句,杜鹃心迹尚昭然。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方丈望溪尝言以万八徵君之学而惜不得如梅勿庵受日月之光以显于时予谓是不知万氏之心者矣因表而出之以论其世》。诗中表达了对万八徵君学问的赞赏与惋惜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对当时社会未能给予其应有的认可和地位的不满。
诗的前两句“四明上溯滁阳胄,风虎云龙三百年”,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万八徵君的家族背景与历史的辉煌联系起来,暗示其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为后世所推崇。
接着,“一出祗缘为庀史,终身安敢望朝天”两句,描述了万八徵君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不求功名利禄,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谁将客妇行吟苦,漫作枯鱼望泽怜”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万八徵君比作遭受苦难的客妇和渴望得到滋润的枯鱼,表达了对他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最后,“试读秣陵遗事句,杜鹃心迹尚昭然”两句,引用秣陵(南京)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万八徵君虽身处逆境,但其内心坚守的信念和理想依然鲜明,如同杜鹃啼血般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万八徵君个人经历和品质的描绘,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学术自由、人格尊严和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和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