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水去吼雷霆,左右山排剑戟陈。
天固无心开宇宙,地如有意限江闽。
榆关北辨夷兼夏,剑阁西分蜀与秦。
到底乾坤同一视,舟车何处不通津。
东西水去吼雷霆,左右山排剑戟陈。
天固无心开宇宙,地如有意限江闽。
榆关北辨夷兼夏,剑阁西分蜀与秦。
到底乾坤同一视,舟车何处不通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
"东西水去吼雷霆,左右山排剑戟陈。" 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水流汹涌,仿佛在天空中发出雷鸣之声,而四周的山峦则如同排列的兵器一样险峻。
"天固无心开宇宙,地如有意限江闽。" 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与人为界限的对比。天空广阔,无边际,而大地则似乎有意识地划分了疆域和区域。
"榆关北辨夷兼夏,剑阁西分蜀与秦。" 这两句具体指出了地理位置,将历史上的边关与山脉联系起来,勾勒出古代国界的轮廓。
"到底乾坤同一视,舟车何处不通津。"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活动和谐共存的理想,即无论是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是在具体的地球上,终究都可以找到连接一切的路径。
整首诗通过对比天地、山水、古关与现代交通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类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界无处不在的通道的赞美。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
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
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
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
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
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群山如斗形,华盖气独壮。
奋身地势高,目极天宇旷。
周回万象澄,一一来献状。
中江漾孤屿,濒海横叠嶂。
楼台市中居,棋列相背向。
烈风搅沧林,落日鸣白浪。
蜃气薄浮云,溟濛杳东望。
长濠浸寒水,短楫起渔唱。
同游岂特达,竟尔忘得丧。
山下出蒙泉,夷坐待清涨。
一掬襟怀空,自谓羲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