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爱嘉名,矧复知昏旦。
淮土产特多,葱茏荫沟岸。
离离青叶解,冉冉红茸散。
静和宿露捲,动与微风恋。
物意岂悦人,和乐自堪玩。
蹇予寡所谐,触事多忿悁。
亦儗学嵇生,植根向庭畔。
合欢爱嘉名,矧复知昏旦。
淮土产特多,葱茏荫沟岸。
离离青叶解,冉冉红茸散。
静和宿露捲,动与微风恋。
物意岂悦人,和乐自堪玩。
蹇予寡所谐,触事多忿悁。
亦儗学嵇生,植根向庭畔。
这首诗描绘了合欢树的美丽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合欢树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独特魅力。诗中以“合欢”为题,不仅点明了树种,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合欢爱嘉名,矧复知昏旦”,开篇即赞美合欢树的名字美好,并进一步强调它不分昼夜地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着,“淮土产特多,葱茏荫沟岸”描绘了合欢树生长在淮河流域的丰富土壤中,茂盛的枝叶为沟岸提供了阴凉。
“离离青叶解,冉冉红茸散”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合欢树叶子的翠绿与花絮的粉红,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静和宿露捲,动与微风恋”则通过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描绘了合欢树在晨露与微风中的宁静与轻柔之美。
“物意岂悦人,和乐自堪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快乐是无需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其中。“蹇予寡所谐,触事多忿悁”则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暗示自己在生活中常感不和谐与烦恼。
最后,“亦儗学嵇生,植根向庭畔”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嵇康那样,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将合欢树作为心灵寄托,植根于自己的庭院之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合欢树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石头城西白鹭洲,楼船朝发江雨收。
汀花岸草竞春色,山鸟处处鸣钩辀。
把酒看山下吴会,东风吹花拂旌旆。
长洲苑外见枫桥,彷佛沧溟露鳌背。
夜倚阑干玩明月,二十年来几圆缺。
今夕重过一惘然,月还如旧形容别。
桥边萧萧数株柳,月挂梢头夜方久。
当时张继已无闻,惟有华鲸月中吼。
东望先茔片云隔,九峰如剑参差碧。
君今祭扫向云深,清梦还临凤池侧。
九龙山高倚天碧,万个长松各千尺。
蒋诩巢云居上头,我来须用登山屐。
长镵卧苔斸苓罢,北风怒号云墨色。
顷刻瑶花捲地来,敝裘不禁寒气袭。
松间琢白声摩空,彷佛置我琼林中。
虬枝难辨护巢鹤,鸠杖或遇寻梅翁。
知君从此号松雪,兴趣颇类吴兴公。
呼童禦寒列尊俎,松雪交辉映窗户。
笑谈浑在水晶宫,赋咏惟誇少陵父。
醉折松枝扫松雪,石鼎烹茶待明月。
松风忽起雪凌乱,画思诗情总奇绝。
为君写作双清图,挂向高堂夺炎热。
濂溪云孙号松隐,平生爱松不爱窘。
一轩深构万松间,掌管林泉事幽屏。
常嗔稚子问生涯,每接山翁醉吟咏。
老鹤梳翎立故巢,闲云不雨栖高顶。
昔年约我为比邻,青袍尚被烟霞身。
今日经过纵谈笑,坐我石磴如巢云。
涛响应疑九江阔,势高不见庐山尊。
乃知梁栋在郊薮,未入廊庙随荆榛。
忽辱高情慰怀抱,日暮开筵面芳草。
东风吹雨过林梢,一片徂徕碧云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