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能扶大雅轮。周情柳思更无伦。
偶于疏处见苏辛。
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
软红门外亦珠尘。
彩笔能扶大雅轮。周情柳思更无伦。
偶于疏处见苏辛。
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
软红门外亦珠尘。
这首《减字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况周颐所作,其文辞精妙,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彩笔能扶大雅轮”,开篇即以“彩笔”喻指高超的艺术才能,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高尚的道德品质相联结,强调了艺术对于提升人格、弘扬正气的重要作用。“大雅轮”则象征着高远的道德境界和文化追求,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道德完美结合的向往。
“周情柳思更无伦”,进一步深化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将古代文人墨客的深情厚意比作周公之礼、柳宗元之思,无与伦比,暗示了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深度和独特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偶于疏处见苏辛”,此句运用了苏轼和辛弃疾两位宋代词人的名字,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诗人自身联系起来,通过“疏处”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暗示了在艺术创作中发现前人智慧的喜悦。
“结习尽同成二我”,“结习”在这里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习惯或风格,“二我”则可能是指诗人与所模仿或借鉴的艺术家之间的双重身份,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实现自我与他者融合、超越的过程。
“多情不薄到今人”,“多情”既是对前人艺术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高度评价,也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真挚的自许,强调了艺术作品中情感的深厚与真挚,以及这种情感跨越时间空间,影响至今人的特质。
“软红门外亦珠尘”,最后一句以“软红门外”描绘繁华世界的表象,而“珠尘”则暗喻了其中的虚幻与浮华,与前文的深情厚意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洞察,以及对艺术与情感纯净本质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减字浣溪沙》通过对艺术、情感、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江畔老人愁》【唐·崔颢】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https://shici.929r.com/shici/D7rnLKK.html
惟舜禅功始,惟尧锡命初。
九州方奠画,万壑遂横疏。
受箓尝开洞,过门不下车。
诸侯会玉帛,沧海荐图书。
玄默将遗世,崇高亦厌居。
耘田自有鸟,浚泽岂为鱼。
家及三王嗣,殷囚百代如。
灵容肃清宇,衮服闭荒墟。
枣径愁云暮,松扉撤祭馀。
叨荣陵寝邑,怀古益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