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出春明门》
《下第出春明门》全文
唐 / 高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0)
注释
曾:曾经。
和:伴随。
秋雨:秋季的雨水。
驱:驱赶。
愁:忧愁。
入:进入。
却:转折。
向:对着。
春风:春天的风。
领:引领。
恨:悲伤。
回:返回。
深谢:深深感谢。
灞陵: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
堤畔:河堤旁边。
柳:柳树。
人:人们。
头上:头部。
拂:拂过。
尘埃:灰尘。
翻译
曾经在秋雨中驱散忧愁,却又在春风中带回了哀伤。
深深感谢灞陵堤旁的柳树,它拂去人们头上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蟾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心态。"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两句,表现了诗人在秋天的雨中排解忧愁,而随着春风的到来,又带来了新的哀伤。这里的“秋雨”、“春风”都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同时也象征着时间流转和情感的变迁。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深感激。在这里,“灞陵堤畔柳”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一处风景名胜,而“与人头上拂尘埃”则是形象地描述了春天柳絮随风飘散,轻触过行人的头顶,如同清扫心灵的尘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净化。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古典诗词以自然物象征情感的特点。

作者介绍
高蟾

高蟾
朝代:唐   籍贯:河朔间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猜你喜欢

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其二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0)

立冬客馆病坐

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0)

梅花集句·其十九

栗里先生花夹门,且寻诗社著诗勋。

莫嫌春浅花房小,春在枝头已十分。

(0)

破屋

破屋风千穴,棂疏日一竿。

长巾笼短发,旧褐怯新寒。

道路形容改,悲啼骨髓乾。

乾坤非不大,无地得閒官。

(0)

赠石季伦诗

深蒙君子眷,雅顾出群俗。

受宝取诸怀,所赠非珠玉。

凡我二三子,执手携玉腕。

嘉言从所好,企予结云汉。

望风整轻翮,因虚举双翰。

朝游情渠侧,日夕登高馆。

(0)

古两头纤纤诗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

腷腷膊々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