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为广文官,苜蓿阑干,养志十年方爱日;
逝世交立秋节,梧桐庭院,惊心一夕忽飘风。
生子为广文官,苜蓿阑干,养志十年方爱日;
逝世交立秋节,梧桐庭院,惊心一夕忽飘风。
这首挽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母亲的哀思与怀念。首句“生子为广文官,苜蓿阑干,养志十年方爱日”中,“广文官”暗示了母亲的教养之功,如同苜蓿般平凡而坚韧,经过十年的培育,才让儿子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表达了对母亲辛勤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养志”二字,既指母亲的品德修养,也暗含了对儿子品格塑造的期许。
接下来的“逝世交立秋节,梧桐庭院,惊心一夕忽飘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立秋时节,本是收获与新生的季节,却在此时失去了母亲,犹如梧桐庭院中的一夜狂风,突如其来,令人痛心疾首。梧桐作为秋季的象征,其落叶往往与离别和哀伤相联系,此处用以渲染失去母亲的悲凉氛围,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震惊与哀痛。
整首挽诗通过对比生前的养育之恩与逝后的悲痛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深情,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悼。
商山旧接终南胜,深谷层峦倍幽静。
高士何年共结庐,云满衣裳蒿满径。
閒来便唱紫芝歌,驷马高车较若何。
棋局每凭幽涧石,诗篇长咏狎烟萝。
自嗟生世唐虞远,祗应木石同萧散。
反覆时情任变更,过目浮云了不管。
汉庭当日重元良,忽从秘画张子房。
羽翼终归岩下叟,千年涧壑尚辉光。
后人颇笑卢藏用,佳趣此山曾与共。
唐家无事翊皇储,何须别却烟霞洞。
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
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
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
华发渐盈颠,名山恒杖屦。
驾言复西游,皖潜有佳趣。
巍巍天柱间,山谷旧游处。
胜迹属吾家,千古如旦暮。
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载路。
挟刺何所投,依刘实倾注。
岩穴普声施,青云藉攀附。
平生丘壑姿,弃置宁复惜。
斥鴳总逍遥,蓬蒿任所适。
鹍鹏不负风,安见垂天翼。
自我返衡茅,方欣脱尘役。
乡里慕少游,烟霞渐成癖。
君复远相期,愿言各努力。
力田当逢年,何但守萝薜。
九万失扶摇,终焉愧善息。
感君慰劳辞,沉思终永夕。
出处亦何常,先民以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