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公讲堂》
《生公讲堂》全文
宋 / 杨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gōngjiǎngtáng
sòng / yángbèi

hǎishàngmíngshānqiūshēnggōngzhìjīnliú

dāngniánshuōqiānrénzuòcéngjiànyánbiānshídiǎntóu

翻译
海上名山就是虎丘,生公讲经的遗迹至今还在。
当年他给上千人说法,甚至石头都仿佛在点头聆听。
注释
海上:指大海之滨的。
名山:著名的山峰。
虎丘:苏州的一座名胜古迹。
生公:晋代高僧支遁的别称。
遗迹:古代遗留的痕迹或纪念物。
至今:直到现在。
说法:佛教中讲解佛法。
千人坐:形容听众众多。
岩边:山崖旁边。
石点头:石头好像在点头,象征着对生公讲法的赞同或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苏吴县的虎丘山,这里有东晋高僧支遁(被称为“生公”)的遗迹。诗人通过对名山和古迹的描述,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这两句开篇便指明地点,同时点出了主题,即虎丘山是著名之地,并且保留着生公支遁的遗迹,这些遗迹历经时光而保存至今,显示出历史的连续性。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过去的一场盛况:生公在虎丘山上讲授佛法,吸引了千余人聚集聆听。这不仅展示了支遁的影响力,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佛学的渴望和尊崇。"曾见岩边石点头"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听众被生公讲法所感动,至于如同岩石般静坐聆听,这里的“石点头”也许是比喻,或许是传说中的奇观,反正都是对生公佛法力量的高度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山和支遁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当年盛况的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深远感和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尊重与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杨备
朝代:宋

建州浦城人,字修之。杨亿弟。仁宗天圣中为长溪令,后宰华亭。庆历中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尝乐吴地风俗之美,作《姑苏百题》,每题笺释其事,后范成大修志多采用之。
猜你喜欢

赠吴昌国二首·其一

居越与谁语,得君宽我愁。

颇惊三日别,更为一樽留。

食藿有馀味,泣河非所谋。

相看抚身世,容与愧苍鸥。

(0)

次韵汪彦允见寄

北苑乖期恨昔年,异乡牢落梦江天。

约游汗漫传新句,许出婵娟有旧缘。

种种鬓丝何计换,摇摇心旆不胜悬。

归耕要伴君难老,相与笞鸾作散仙。

(0)

送刘道醇归乌石·其二

胸中一壑故超然,耿耿羞争倚市妍。

万事一尊陶令酒,群儿满世祖生鞭。

欲投乌石农桑社,尚有灵山香火缘。

持节重来慰父老,蹊头相送各携钱。

(0)

夜坐

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

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

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

(0)

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其三

锻鍊新诗数百篇,郊寒岛瘦慕前贤。

高山流水知音少,不及人间鬼使钱。

(0)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其四

云岩萧索雨初晴,嫩玉寒泉分外清。

可笑蜩螗时快意,也依浓荫吐微声。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