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
《夜坐》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

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

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

(0)
鉴赏

此诗《夜坐》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深时分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首句“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诗人以“栖迟”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身处他乡,远离故乡,而“名氏藏丹丘”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丹丘这样的仙境中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接着,“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认为追求名利并非自己的初衷,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像先贤那样有所作为感到惭愧,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精神。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满足,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一顿饱食来缓解生活的种种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物质需求的节制。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诗人回顾一生,感慨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其实不多,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漠。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小窗下阅读的情景,虽然书籍众多,但并未引起他的兴趣,这反映了诗人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知识积累。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写出了诗人因长时间阅读而眼睛疲劳的情景,以及在昏暗灯光下的不适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夜读的场景。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诗人虽自称“愚儒”,但并未完全脱离尘世,对于现实世界的事务仍有关注,但又意识到这些并非自己所能解决的问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的态度。

最后,“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诗人决定放弃书本,以悠闲自得的心态度过余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俯瞰群山,面对着滚滚的江水,感受着秋天的凉意,这种景象既壮阔又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诗人深知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但他愿意以老迈之躯,继续耕耘,以实际行动面对生活,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消夏二首·其二

槐柳阴阴日正长,熏风披拂芰荷香。

萧然一榻当窗牖,梦觉黄鹂送夕阳。

(0)

严州道中

七日严州道,滩声慰寂寥。

野花攒石角,湿雾束山腰。

严子高风远,荒苔积雪饶。

归期仍未卜,道里尚云遥。

(0)

破寺

山径行踪少,缘知野寺荒。

树根撑古砌,藤蔓络危墙。

尘袭经台暗,风飘佛幕凉。

老僧披破衲,扪虱倚斜阳。

(0)

闲居杂咏五首·其四

渐觉秋光冉冉来,杖藜随意立苍苔。

鹰盘旷野碧天净,鱼跃深波白浪开。

家有余粮留饲鹤,园无隙地亦栽梅。

京华旅况知何似,春草池塘梦几回。

(0)

田舍感怀四首·其二

少年学千禄,吾衰苦多虞。

幸逃旷官责,得返故园居。

橐中无私金,架上多古书。

俯仰两无愧,送老南山隅。

(0)

方竹

一色琅玕碧,森然种独殊。

孤生太圭角,直节本廉隅。

污辱宁难免,规圆洵可吁。

此君君子德,莫叹不觚觚。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