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芍药·其三》
《芍药·其三》全文
宋 / 贾似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上了甘泉三捷书,长淮万里一尘无。

清和时节如春在,红药精神与昔殊。

丛玉生香歌可谱,围金有客瑞重图。

公堂且尽今朝醉,已问君王乞鉴湖。

(0)
翻译
上报了甘泉宫的三次捷报,淮河两岸万里无战尘。
清明和煦的季节仿佛春天重现,红花的精神面貌与往昔不同。
丛中玉兰花散发出香气,歌声可以谱写出庆祝的曲子,围坐金碧辉煌的宴席,吉祥的画面再次展现。
在公堂上暂且享受今日的畅饮,我已经向君王请求辞官归隐到鉴湖边。
注释
甘泉: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的喜讯。
三捷书:三次胜利的消息。
长淮:指淮河,古代重要的河流。
一尘无:形容战事平息,安宁无战乱。
清和:清明和暖的天气。
红药:指芍药,象征美好的事物。
精神:指事物的风貌或生命力。
昔殊:与过去不同。
丛玉生香:形容玉兰花盛开,香气四溢。
歌可谱:可以编成歌曲。
围金:指豪华的宴席。
瑞重图:吉祥的画卷。
公堂:公共的厅堂,此处指官场。
今朝醉:今日的畅饮。
鉴湖:位于浙江,古代文人向往的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贾似道所作的《芍药(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和平景象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上了甘泉三捷书”可能指的是向皇帝报告了军事上的胜利,而“长淮万里一尘无”则描绘出广阔的淮河地区安宁无战事的景象。接下来,“清和时节如春在”形容了季节宜人的春天气息,暗示着国家的繁荣稳定。

诗人进一步通过“红药精神与昔殊”来赞美芍药的生机勃勃,与过去相比显得更加精神焕发,象征着国家的新生气象。接着,“丛玉生香歌可谱”形象地描述了芍药的香气四溢,如同美妙的歌曲般动人,而“围金有客瑞重图”则寓意富贵吉祥的氛围。

最后两句“公堂且尽今朝醉,已问君王乞鉴湖”表达出诗人希望在这样的和平时期,能在公堂之上尽情欢饮,甚至向君王请求辞官归隐,享受鉴湖(即浙江绍兴的著名景点)的宁静生活。整首诗以芍药为载体,寓言了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归隐理想,展现了贾似道的文人情怀和对盛世的期盼。

作者介绍
贾似道

贾似道
朝代:宋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猜你喜欢

秋夕王潜父李参寰见过

露薄高梧秋气清,悲歌相对夜云惊。

嵚崎可笑者王子,天下有心人李生。

长策互从囊里探,宝刀时向膝前横。

角声吹落城头月,北望关山无限情。

(0)

次韵答汪士元参军时士元方奉檄备舟江北以济援辽之师

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

赤羽近徵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

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

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

(0)

赠苍梧陈太守

瘴烟多处是苍梧,卧里何年剖汉符。

凫舄满庭趋属吏,花裙遮道拜蛮奴。

风生官阁摇斑竹,日落江城怨鹧鸪。

帝曰吾今召君矣,莫辞叱驭效驰驱。

(0)

广州元夜歌·其九

琪林西去是诃林,祇树阴阴古殿深。

游客醉来相枕卧,新诗齐作楚人吟。

(0)

梁幼宁明府招赏红梅

昨夜南枝浥露华,满丛红蕊映窗纱。

林间客卧嵰山雪,湖上人归赤水霞。

拂槛乍低隋苑树,当杯时泛武陵花。

罗浮女伴休相笑,得傍柴桑处士家。

(0)

水西秋日·其二

凉月乍窥松户,白云半掩荆扉。

深巷秋风犬吠,古城夜火人归。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