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
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和风微拂,万物复苏的景象,官署旁的柳树轻垂着翠绿的丝线,展现出江南吴地的繁华与风流。词人想象着昔日楼阁巍峨,直入云霄,然而历史的烽火战乱让苏州台的鹿群逃逸,月光洒在荒芜的田野上,透出一种荒凉与哀愁。
词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幽怨,身处偏远之地,人迹罕至,倍感孤独。他疲于书写,笔下的青鸾形象也显得消瘦。月夜下,小径上的露水渐落,苔藓滋生,美好的约定未能实现,词人的柔肠如同易断的琴弦,空自抚弄着碧桃枝,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与失落。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