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清癯光累世,高义集名流。
孝弟家风贵,儿孙学业优。
皇恩特表重,朝达咏扁留。
精溢千钟禄,荣过万户侯。
宦途惭未息,何日遂经游。
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清癯光累世,高义集名流。
孝弟家风贵,儿孙学业优。
皇恩特表重,朝达咏扁留。
精溢千钟禄,荣过万户侯。
宦途惭未息,何日遂经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书院风光,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学术氛围的赞美之情。开篇"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书院四周自然环境的独特与深邃。
紧接着"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则捕捉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溪水潺潺之声伴随着夜晚的宁静,而山色在秋天更显得沉稳而深远,这些都是对书院环境的一种诗化表达。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两句则从细部描写中展现了书院内的幽深与清净。树木繁茂遮蔽了小路,苔藓覆盖着步道,而庭院空旷,月光洒满整个楼阁。
接下来的"清癯光累世,高义集名流"则转向文化教育的传承,赞扬书院积淀的学术荣耀与人文精神。"孝弟家风贵,儿孙学业优"则描绘了家庭美德和学术成就的并重。
随后的"皇恩特表重,朝达咏扁留"展现了国家对书院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学者们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精溢千钟禄,荣过万户侯"则是对物质奖励和社会地位的赞颂。
最后两句"宦途惭未息,何日遂经游"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之路仍有所不足之感,以及期待将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高成就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学术氛围的描写,展现了一处理想书院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品德与仕途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