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都从冷宦收。松风一为振清讴。
恍疑弘景三层阁,未数元龙百尺楼。
兴废事,古今愁。卢龙山色也成秋。
塔铃自语斜阳里,曾见降幡出石头。
世味都从冷宦收。松风一为振清讴。
恍疑弘景三层阁,未数元龙百尺楼。
兴废事,古今愁。卢龙山色也成秋。
塔铃自语斜阳里,曾见降幡出石头。
这首词以世态炎凉和历史沧桑为主题,通过描绘冷官生涯的孤寂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索。
首句“世味都从冷宦收”,揭示了词人对官场现实的深刻体验,感受到世态炎凉,人生的酸甜苦辣大多源自于官场的冷暖。接着,“松风一为振清讴”借松风的清音,寄托了自己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恍疑弘景三层阁,未数元龙百尺楼”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南朝隐士陶弘景所居的山中阁楼,暗示自己也有归隐之心,同时暗指自己并未达到像陈登(字元龙)那样的高位。这里寓含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兴废事,古今愁”直接抒发了对历史兴衰和人事变迁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哀愁。“卢龙山色也成秋”一句,通过描绘秋天的山色,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
最后,“塔铃自语斜阳里,曾见降幡出石头”以塔铃在夕阳下的自语,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和往事的回忆,暗示了石头城(南京)曾经的战乱与和平变迁,表达了词人对历史过往的沉思和对当下时局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鹧鸪天》以冷宦生涯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独特见解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
天低惨欲雪,游子悲岁暮。
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
野火炎高冈,江云暗空戍。
角弓寒始劲,霜鹘饥更怒。
邂逅成小猎,尺箠聊指呼。
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
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
壮哉带箭雉,耿介死不顾。
吾宁暴天物,战法因得寓。
黄昏过民家,休马燎裘裤。
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
老姥亦复奇,汛扫邀我驻。
丈夫傥未死,千金酬此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