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守声名久,河东古绛州。
仪曹陪法从,枢府接英游。
夏馆榕阴满,秋篱菊蕊稠。
官居随地好,山水自风流。
贰守声名久,河东古绛州。
仪曹陪法从,枢府接英游。
夏馆榕阴满,秋篱菊蕊稠。
官居随地好,山水自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河东古绛州任职的官员,其名声长久且显赫。诗人以“贰守”称呼对方,既体现了对官职的尊重,也暗含了对这位官员地位与影响力的赞赏。通过“声名久”三字,展现了人物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和威望。
接着,诗人运用“河东古绛州”这一地点,不仅点明了官员的任职地,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古老与厚重。随后,“仪曹”与“枢府”的提及,进一步彰显了这位官员在政务上的重要角色和高深的地位,同时暗示了他与朝廷高层的密切联系。
“法从”与“英游”则分别描绘了官员参与政务时的严谨与高雅,以及与同僚间的和谐共处。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官员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精神。
接下来的“夏馆榕阴满,秋篱菊蕊稠”,通过季节性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夏日榕树的浓荫与秋天菊花的繁茂,不仅美化了官邸的环境,也象征着官员生活中的闲适与高洁。这样的自然景观,既是物质环境的描绘,也是精神境界的映射,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官居随地好,山水自风流”两句,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它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存美好,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山水之间,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使得官居之地亦成了一处风流之地。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高远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与生活中所展现出的风采与境界,既展现了个人的才华与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与审美情趣。
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
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
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
刘郎赋丹青,诗思尚有馀。
使其亲拭目,发兴当何如。
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
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
骚人罢登临,过客徒欷歔。
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
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
伊余事幽讨,徙倚聊与娱。
寄傲引壶觞,招隐携琴书。
涓辰此卜筑,何羡诸葛庐。
好风吹我来洞天,云山九折相回旋。
苍虬绾结锁清润,翠蛟飞舞鸣潺湲。
一从大涤豁心目,披蒙蹑径登来贤。
栖真亭结翠微顶,临风一啸卑尘寰。
凤鸣晓霭群籁息,龙眠夜月山云连。
双台叠翠锁空洞,危峰屹柱崭苍烟。
金堂玉室亘万古,兰林蕙帐馀千年。
三更雨滴傍檐石,六月秋生飞玉泉。
瀹泉烹玉隽馀味,但觉两腋如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