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椿金陵相会诗》
《次韵子椿金陵相会诗》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濛濛小雨落征帆,漠漠烟云远近山。

属意几回真入梦,欲来常恨涩如湾。

家程岂复嗟留滞,物外何妨且往还。

便恐都人入图画,却应难写是高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金陵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联“濛濛小雨落征帆,漠漠烟云远近山”以雨、帆、烟、云、山等自然元素构成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濛濛的小雨轻拂着行船,远处的山峦在烟云中若隐若现,展现出一幅淡雅而深远的山水图景。

颔联“属意几回真入梦,欲来常恨涩如湾”则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与期待,以及相聚时的喜悦之情。诗人反复思量,似乎每一次想象与友人的相聚都如同梦境一般美好,但当真正相聚时,又常常因为种种原因感到遗憾,就像航行中的曲折湾道一样,难以一帆风顺。

颈联“家程岂复嗟留滞,物外何妨且往还”转而表达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旅途中有诸多留滞与不便,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愿意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享受与友人的相聚。这既是对当下相聚的珍视,也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盼。

尾联“便恐都人入图画,却应难写是高閒”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刻的感慨。诗人担心,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相聚时那份宁静与高远的心境。这里的“高閒”不仅指自然景色的高远,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相聚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及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悼怀王丧妃

花绽花开事可惊,暂来浮世返蓬瀛。

楚宫梦断云空在,洛浦神归月自明。

香解返魂成浪语,胶能续断是虚名。

音容寂寞春牢落,谁会楼中独立情。

(0)

哭舍弟二首·其一

鸿雁离群后,成行忆日存。

谁知归故里,只得奠吟魂。

虫蠹书盈箧,人稀草拥门。

从兹长恸后,独自奉晨昏。

(0)

春晚过明氏闲居

寥寥陋巷独扃门,自乐清虚不厌贫。

数局棋中消永日,一樽酒里送残春。

雨催绿藓铺三径,风送飞花入四邻。

羡尔朗吟无外事,沧洲何必去垂纶。

(0)

姑苏怀古·其二

苏台踪迹在,旷望向江滨。

往事谁堪问,连空草自春。

花疑西子脸,涛想伍胥神。

吟尽情难尽,斜阳照路尘。

(0)

经废宅

一梦奢华去不还,断墙花发岂堪看。

玉纤素绠知何处,金井梧枯碧甃寒。

(0)

陪郑先辈华山罗谷访张隐者

白云闲洞口,飞盖入岚光。

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

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

不是陪仙侣,无因访阮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