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
《偶作》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0)
注释
直为:正是因为。
篇章:诗文作品。
非动众:不能引起大众的轰动。
遂令:以至于。
轩盖:指显贵者的车马,代指权贵。
未妨:不妨,没有妨碍。
溪上:溪流之上。
泛渔艇:乘着小船去钓鱼,比喻隐逸生活。
张雀罗:张开捕鸟的网,比喻世俗的诱惑或束缚。
夜学:夜晚学习。
事须:必须,只得。
凭雪照:依靠雪光照明,形容条件艰苦。
朝厨:早晨的厨房。
争奈:无奈,怎么办。
绝烟:没有炊烟,喻指生活清贫。
岩洞:山洞,比喻隐居之处。
求伦类:寻找同类,指寻找相似的人。
今古:古今,指从古至今。
疏愚:疏远世事,愚笨。
翻译
只是因为我的诗文并不轰动群众,所以显贵们的车马也不经过这里。
不妨在溪边泛舟垂钓,门前却又张开捕鸟的网罗。
夜晚读书学习只能靠雪光照明,清晨厨房里无奈连炊烟也没有。
如果在岩洞中寻找与我相似的人,无论古今,像我这样疏远世事、愚笨的人很多。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独特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在首句“直为篇章非动众”中,"直"字用得非常巧妙,表达了一种直接、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诗人通过写作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这也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遂令轩盖不经过”则描绘出诗人的隐逸生活,他选择远离尘嚣,轩盖(贵族车马)不再途经他的住所,显示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然。

接下来的“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享受和热爱。他在溪水中泛舟,门前则张开网罗捕鸟,这些都是田园诗中的常见意象,体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夜晚时分,“夜学事须凭雪照”则透露出诗人学习和思考的心境。在没有月光的情况下,他依赖雪光来辅助阅读和写作,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刻苦与执着。

“朝厨争奈绝烟何”中,"朝厨"指的是早晨的厨房,而“争奈绝烟何”则是对早餐时分火候不易掌握的无奈表达。这里的“争奈”二字流露出诗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幽默感和自嘲。

最后,“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自况。他觉得自己如同隐居山林之中,与世隔绝,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理解和认识,都带有一种疏远和愚钝。这种表达充满了哲理,也体现出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位隐逸者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物质上选择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精神层面也保持着独立和纯粹。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的一种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送句龙提举之云南

独抱文章印,驱车背朔风。

行歌万里别,声教百蛮通。

列郡创残后,诸生色笑中。

谁当偕计吏,封殖待新功。

(0)

杂诗五首·其二

晨起步南园,旭日朗以清。

葵花众草中,晔晔敷丹荣。

流光非汝私,独尔心自倾。

览物有深怀,伫立方含情。

(0)

答杨仪部

公有千秋计,名山独著书。

閒逢僧亦可,静问我何如。

仪羽青霄上,原泉潦水馀。

和篇须早及,东望正勤渠。

(0)

赠董道卿三绝·其二

校书几度入庐峰,题遍云泉石畔松。

高座只今尘满壁,梦中犹忆讲时钟。

(0)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其三

中年笔砚未曾荒,新稿相将满旧堂。

湖上行人时指点,钱家村是郑公乡。

(0)

喜鹊图

他年屡为占慈母,母亦屡占游子归。

今日中庭无一事,閒看风色亦依稀。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