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山寺》
《游山寺》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千峰路盘尽,林寺昔何名。

步步入山影,房房闻水声。

多年人迹断,残照石阴清。

自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

(0)
注释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路盘:山路盘旋环绕。
林寺:位于林中的寺庙。
昔何名:过去叫什么名字。
步步入:每一步都。
山影:山的倒影。
房房:每一间房屋。
水声:流水的声音。
多年:很长时间。
人迹断:没有人来过的痕迹。
残照:夕阳的余晖。
石阴清:石头阴影处清凉。
自可:自然可以。
求居止:寻找居住的地方。
安闲:安宁悠闲。
过此生:度过这一生。
翻译
蜿蜒山路绕过千座峰,昔日林中寺庙叫什么名字。
步步踏入山的倒影中,每间房都能听到水的流淌声。
多年间人迹罕至,夕阳映照下石头阴影处格外清幽。
自然可以选此地居住,安逸悠闲地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游山寺》,其中蕴含了深厚的禅意与淡泊的心境。

“千峰路盘尽,林寺昔何名。”开篇即以宏伟的景象展现眼前的自然美景,千峰环绕,一条蜿蜒的小道渐行渐远,最终通向一座隐秘的林间寺庙。诗人通过“昔何名”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漫长,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承载着文化与精神的厚重。

“步步入山影,房房闻水声。”随后诗人的脚步深入山林,每一步都伴随着山影的变化,而寺庙中的每一间屋宇,都能听见清澈泉水的流动。这里,山影和水声构建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生活氛围。

“多年人迹断,残照石阴清。”诗人继续描绘这座寺庙多年来已鲜少有人足迹,时间的流逝在此显得格外明显。然而,即便是夕阳的余晖,也在石头的阴凉处留下了淡淡的光辉。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自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诗人表达出一种自我满足和对现状的接受,他渴望在这片宁静中寻得一处栖身之所,以此简单而平和的心态,度过余生。这不仅是对于外界的一种超然,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充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寺庙历史沉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奉送布政使胡公督抚江西

南国甘棠付召公,新衔兼掌一方戎。

手握兵符分阃外,身披儒服坐军中。

楼船自映行边水,甲马偏嘶战后风。

寄语探丸谁氏子,请缨曾上汉廷封。

(0)

与季长沙老师及诸同辈侍宴太平叶刑部先生于禹庙

长沙太守西曹吏,从在南都数往还。

旧日为郎俱白首,今朝称寿对青山。

万松夹道将成石,一水当阶恰抱环。

陵寝年年谒春旦,偶因嘉客得重攀。

(0)

送某公迁南户部

马上尚书白面郎,居官新喜旧周邦。

齐梁花月谈双燕,淮海风烟隔一江。

积水游鱼中库板,白粮红粟里人艭。

西台御史生祠在,专待君侯与作双。

(0)

送钱君绪山

南昌自古盛才贤,亦仗皋比启妙传。

肯使异同虚白鹿,但教升散绕青毡。

文成旧发千年秘,道脉今如一线县。

况有阳城方予告,好从暇日问真诠。

(0)

送同府潘公入觐

早秋犹记赴明经,宴罢相期在此行。

又见抠衣随队入,真惭束带下阶迎。

惊埘巳是趋朝候,恋别难忘秣马情。

共在阳春无可报,况逢知己许平生。

(0)

送钱丞之沛邑

君衔佐邑命,拂曙出都门。

饯席临花设,征帆度柳分。

歌风台上酒,芒砀妇边云。

千古搜遗事,应从野老闻。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