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隐君子,当以古人看。
孝却豺群易,恩全雁序难。
人如心画正,度胜酒肠宽。
粲粲三株树,门阑已壮观。
东平隐君子,当以古人看。
孝却豺群易,恩全雁序难。
人如心画正,度胜酒肠宽。
粲粲三株树,门阑已壮观。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平隐君子的形象,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独特的风范。首句“东平隐君子,当以古人看”,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将其比作古代的贤士,暗示其行为与品质超越了世俗,值得后人仰望与学习。
接着,“孝却豺群易,恩全雁序难”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豺群”比喻为恶势力,而“雁序”则象征着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这两句表达了对隐君子能够轻易地维护孝道,却在维护社会和谐秩序上面临更大挑战的赞誉,突出了其人格魅力与社会责任感。
“人如心画正,度胜酒肠宽”进一步揭示了隐君子的内在品质与处世态度。这里“心画正”意味着内心正直无邪,而“度胜酒肠宽”则表明其能以宽广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与挑战,不为外物所动,展现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粲粲三株树,门阑已壮观”以自然景象作结,将隐君子的品格与成就比作繁茂的树木,不仅形象生动,也寓意深远。这不仅赞美了隐君子的成就,更寄托了对其精神风貌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君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但玉殿虚无。
翠旗反覆。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生长泷西,郁鸡诸族,可有孔家金翠。
宫锦连钱千万个,欲作鸾皇犹未。
春来花兴,盛衰大小珠毛。成屏还要迟三岁。
半段恐遭人射,看场休至。
弹指更用佳人,舞衣细拂,尽教摇曳开尾。
总怜惜、茜裙彩袖,与朝夕、回旋相媚。
对娇影、双双欲语,月明忘向花中睡。
笑槛外朱鹇,多惊不识情滋味。
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
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
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
无数女,砑笺纸。歌楼舞榭今馀几。
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
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
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
魂缥缈,欲招尔。
怅庙竿红,垣衣碧,门外银涛雪屋。
群妃蓬岛宴,御天风来往,钗铃戛触。
寂寂小姑,愔愔圣女,苦鸟啼归修竹。
古苔坏墙满,任脱缰石马,画廊眠熟。
叹螺髻煤残,蝶裙灰烬,夜长人独。灵旗归太速。
神弦歇、醉觋扶华毂。
可惜是、乱水彭城,旧家小沛,望乡徒极登临目。
入不言兮出,学唱个、秋坟鬼曲。怨青冢、留江国。
斑斑恨血,土花坟起红菽。水腥打灭翠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