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
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
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
无数女,砑笺纸。歌楼舞榭今馀几。
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
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
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
魂缥缈,欲招尔。
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
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
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
无数女,砑笺纸。歌楼舞榭今馀几。
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
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
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
魂缥缈,欲招尔。
这首《金缕曲·旧院》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淮水与青溪交汇的景象,烟波九曲,倒映着苍翠的山色,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接着,诗人以“一代红颜曲中尽”为转折,联想到历史的变迁,金陵四美已成过往,只有阿马、班如等人物和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
“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这一句通过兰草与凤凰毛的意象,表达了文人墨客的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下来,“无数女,砑笺纸。歌楼舞榭今馀几?”则将笔触转向了女性形象,感叹昔日繁华的歌楼舞榭如今仅存遗迹,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这里借桃根渡口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桥仍在,但曾经的边塞骑兵已不再,引人深思。
最后,“又惹得、鸳鸯惊起。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诗人以鸳鸯、明月、小姑、箜篌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遥远而动人的故事。而“魂缥缈,欲招尔。”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以及对逝者的一种深情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文化符号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