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千年出宝图,佩环方泽影萦纡。
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
已惯龟鼍呈上瑞,不惊风雨解前驱。
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
盛典千年出宝图,佩环方泽影萦纡。
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
已惯龟鼍呈上瑞,不惊风雨解前驱。
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
这首宋诗《夏祭日感事》是晁说之所作,通过对千年盛典的描绘,展现出对皇家祭祀盛况的赞叹。首句“盛典千年出宝图”,点明了祭典的隆重和历史的悠久,仿佛一幅珍贵的画卷展开。"佩环方泽影萦纡"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祭祀场所的庄重与神秘,环佩之声在方泽(古代祭祀的场所)回荡,如影随形。
"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氛围,月亮高悬,照耀着祭祀中的黄琮(古代礼器),象征着皇权与天地的和谐;云海翻腾,赤帝符(神祇象征)显现,增添了神秘色彩。
"已惯龟鼍呈上瑞,不惊风雨解前驱",描述了祭典过程中祥瑞动物的出现,以及风雨无阻的进行,显示出对天意的敬畏和对仪式顺利进行的信心。
最后两句"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以扬雄的才华为侍臣赞许,表达出诗人对于文人墨客参与这样的盛典并不感到自惭形秽,反而认为击壤(农夫游戏,象征平凡生活)之人也能欣赏这宏大场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祭祀的壮观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的独特见解。
子长南游探禹穴,自誇历览多所列。
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
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
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
取之欲富观欲博,贪多岂不如溪壑。
直将眼力遍八方,达者应悲用心错。
不如五柳宅边一老人,家贫无钱常闭门。
时时矫首聊寓目,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
老人观之释然悟,归去来兮从此赋。
勉旃为谢倚栏人,著眼应须在渠处。
人生贵天真,圭角何必露。
肮脏世虽憎,岂弟神所许。
嗟尔守一官,十年不改故。
儿寒屡号朝,妻饥数啼暮。
又随五斗米,远向千里去。
中山貔虎屯,北鄙咽喉据。
我昔少年游,梦景堕飞雾。
犹思雁塔凉,尚爱石丈主。
迨汝閒暇时,寻我经行处。
聊因起遐想,会自有佳趣。
此外姑置之,勿改平生度。
功名无巧手,富贵有夷路。
往复版筑中,时来犹举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