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
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
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
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
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
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
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
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草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谢绝之意,选择在草堂中静卧,远离尘嚣。接着,“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两句,通过竹径与云雾的交融,以及月光在薇轩上悬挂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随后,“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描绘了秋水映照着夜色,夜雨洗涤了天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最后,“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相通之处,暗示了禅意的存在,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