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但玉殿虚无。
翠旗反覆。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但玉殿虚无。
翠旗反覆。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所作的《轮台子·粤秀山麓经故太仆霍公池馆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悲壮的画面,通过“一片含烟蔓草”、“闺人共赴涟漪”、“佳儿佳妇嬉嬉”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忍再吊、沉渊太仆”,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痛的情感。“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生动地描绘了女子们在水中嬉戏的情景,却暗含着一种悲剧色彩,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通过对比,突出了人间的欢乐与自然界的威严,以及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之间的矛盾。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表达了对忠诚之魂的敬仰和哀悼,同时也寄托了对失去的忠诚与勇气的怀念。“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描绘了荒凉的景象,以及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但玉殿虚无。翠旗反覆”,通过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权力更迭的感慨。“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人类的悲愁,杜鹃的啼鸣更是增添了诗的哀怨之情。
“摸招魂,持上金屋”,表达了对亡灵的呼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权力、命运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
只见空城不见台,客行搔首重徘徊。
风云旧日龙南渡,宇宙新秋雁北来。
三国衣冠同草莽,六朝宫殿总尘埃。
交游相见休相问,把手江头且一杯。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
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
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
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
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
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裴回肠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