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檠他夜照书床,一?蓖麻也借光。
老去图书收拾尽,只凭香几对羲皇。
短檠他夜照书床,一?蓖麻也借光。
老去图书收拾尽,只凭香几对羲皇。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种蓖麻(其二)》描绘了一幅简朴而深沉的画面。诗人夜晚在昏暗中使用一盏简陋的灯——"短檠"照明读书,连蓖麻的籽实也借着微光照亮书桌。这里的"一?蓖麻也借光",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贫,更寓含了诗人勤学不辍的精神。
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的书籍虽然已经不多,但仍珍视这些知识的载体,"老去图书收拾尽",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过去的回忆。最后,他独自面对香几,凝视着古代圣贤羲皇(指伏羲和黄帝),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学问的坚守。
昨夜足拳三尺铁,长安马上髯如雪。
忽闻人从长安来,披衣不待柴门开。
紫裘半醉别燕市,家君可有家书裁。
吾知书中不得意,小凤霜折抟风翅。
客囊羞涩布袍单,红签逐套平安字。
写时雁渡湘江水,到时水落芙蓉死。
便令历历道分明,往事蚤隔三千里。
天长日短归不归,愁心乱逐孤篷飞。
先皇诸将何其雄,君家大人国士风。
赐钱留起嫖姚第,诏宴数入兰台宫。
五云忽变石城气,七校亲随万乘东。
当年带砺山河在,四海车书日月通。
侍从敢闻潜邸事,朝廷竟录代来功。
此时十岁羽林孤,跃马能弯两石弧。
汉主临轩求故剑,承恩一拜执金吾。
生成燕颔宁辞武,得奉龙颜不羡儒。
三提卤簿陪陵寝,再护楼船下郢都。
禁中自失张安世,天上还看周亚夫。
会日苦少别日多,为君盛年行蹉跎。
忧来援琴聊短歌,羽声慷慨调不和。
悲风四起扬尘沙,浮云摧颓互相加。
人生奄忽若春华,谁家客游常无家。
中曲不觉泪滂沱,揽衣出户夜如何。
众星历历月低河,鸿雁嗷嗷鸣相过,欲往从之畏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