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园杨柳带烟和,聊试樽前一曲歌。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
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
芳园杨柳带烟和,聊试樽前一曲歌。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
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
这首清代庆兰的《芳园》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画面。首句“芳园杨柳带烟和”写出了园中杨柳在轻烟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诗人借酒消愁,尝试在酒宴上吟唱一曲,表达内心的惬意。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光透过半卷的窗帘,如镜般清晰地映照着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明媚。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在期待更多美好的事物。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微妙感受,认为即使喜鹊带来的好消息不多,也不妨碍心情的愉悦;然而过多的雨水可能会破坏花朵,暗示生活中的平衡与适度更为重要。
最后一句“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诗人以小孩不懂得自己的心意,只顾抱着琴从竹林走过的情景作结,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欣赏的情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园林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