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骤雨》
《骤雨》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阴晴屡易洒廉纤,伫泽徘徊愁转添。

作解忽闻起西北,流膏倏见落榈檐。

度时惜祗初申过,斸地欣才三寸沾。

岂不慰思仍切望,无端露出远山尖。

(0)
鉴赏

这首《骤雨》描绘了雨势的突然变化与雨后的滋润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阴晴屡易洒廉纤”,开篇即以“阴晴”二字点明天气多变,紧接着“洒廉纤”描绘出雨丝细密、轻柔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这里通过“屡易”和“廉纤”的对比,既展现了雨势的多变,又突出了雨的细腻柔和,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伫泽徘徊愁转添”,诗人将自己置于雨中,用“伫泽”形容长时间停留于湿润之地,表现出对雨水的期待与等待。“徘徊”则描绘了在雨中漫步的情景,而“愁转添”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可能是对雨水的渴望、对自然的敬畏,或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忧愁的增加。

“作解忽闻起西北,流膏倏见落榈檐”,这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雨势的突然变化,从期待到惊喜。诗人听到西北方向传来雨声,仿佛是天降甘霖,随后“流膏”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如膏脂般倾泻而下,滋润着每一处角落,尤其是“榈檐”这一细节,既表现了雨水的密集,也体现了雨水对特定环境的滋养作用,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度时惜祗初申过,斵地欣才三寸沾”,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雨水带来的短暂却珍贵的滋润。诗人感叹时间虽短,但雨水已经初现效果,滋润了大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度时惜”表达了对时间短暂的惋惜,而“斵地欣”则表达了对雨水带来滋润的喜悦,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雨水的珍视之情。

最后,“岂不慰思仍切望,无端露出远山尖”,诗人在此抒发了对雨水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虽然雨水带来了暂时的滋润,但诗人的心中仍然充满对更多雨水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无端露出远山尖”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希望与期待,仿佛远处的山峰预示着更多的可能与美好。

综上所述,《骤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对未来的深切思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雨的动态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未来的深刻体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

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

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

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

人去邈不反,洞壑空藏龙。

侧行苍崖烟,俯仰求灵踪。

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

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

(0)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六

光景如春花,身世似秋蓬。

渊明洞此理,养拙不求工。

上独思四皓,下独友两龚。

出处虽或异,心迹亦略同。

安贫抱全节,虽穷亦如通。

九原傥可作,我欲以身从。

(0)

读丐辞不允诏书感而有作·其二

齿豁头童已暮年,未容归去亦堪怜。

只思旧隐如元亮,宁有新诗似惠连。

万事此生浑已矣,一尊今日且陶然。

宦情况复清如水,何必移封向酒泉。

(0)

重阳用去年韵·其一

不堪秋色已悲凉,那更重阳对夕阳。

白发苍颜羞览镜,紫萸黄菊喜浮觞。

且来高处开心目,莫引愁端挠肺肠。

未信天教长作客,会须有日放还乡。

(0)

拙者有重阳诗以阳字韵岁和一篇复继前作

登临端欲赏秋光,病眼昏花怯太阳。

老去不堪逢节物,愁来聊复近壶觞。

沉迷有腼尘埃面,感慨空存铁石肠。

已是思归无可奈,更来高处望家乡。

(0)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其四

当时邂逅已心倾,别后逢人问去程。

顾我拙疏非世用,喜君明悟自天成。

十年不见怀芝宇,一笑相逢付曲生。

暂尔就闲宜自爱,上方着意擢豪英。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