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爽籁亭为右明赋》
《爽籁亭为右明赋》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群嚣息尽地逾偏,爽籁泠泠秋可怜。

辋口有湖歌自诧,苏门拥膝啸为缘。

清音信许兼山水,幽响谁应别地天。

最是北窗天际想,到来吾意亦翛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静谧之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首句“群嚣息尽地逾偏”,开篇即点出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特点,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爽籁泠泠秋可怜”一句,以秋风中的清脆声音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秋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辋口有湖歌自诧,苏门拥膝啸为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与诗人的自我陶醉。诗人仿佛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以歌声表达内心的自豪与喜悦,同时也借苏门山的自然景观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清音信许兼山水,幽响谁应别地天。”这两句则将诗人的感受升华至更高的层次,强调了音乐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这种和谐所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共鸣。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世俗的、与天地相呼应的声音,表达了对纯净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最是北窗天际想,到来吾意亦翛然。”这两句收尾,诗人想象自己坐在北窗之下,遥望天际,内心感到自由自在、超脱凡尘。这不仅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心灵的解放与解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

玉荆山苍势蜿蜒,玉荆涧碧涵漪涟。

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

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

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

山空月昼猿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

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驴独跨何翩翩。

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

(0)

春秋成字韵·其二

法为衰周起,文因旧史成。

有权皆反正,无事亦书正。

泣血葵丘会,伤心首止盟。

三家自萤爝,未助太阳明。

(0)

再用前韵

从公饮辄醉,醉德非醉酒。

噬肯易子教,义应容拜母。

歌声清以长,发若金石叩。

予非多闻者,或似直谅友。

身世飘流并,神形条达偶。

万事实一梦,奚亡亦奚有。

是非可姑置,试俟千载后。

但愿酒不空,何庸印如斗。

(0)

晚晴

川涨那堪雨,今朝喜晚晴。

幽花萦露重,浊水止蛙鸣。

圩稻应全刈,村醪可强倾。

吾虽无一亩,亦足慰馀生。

(0)

谢李献甫寄凤茶

双凤婆娑绿玉团,初纲犹怯禁中寒。

贵从侍从时宣赐,传到西南作宝看。

旋碾合留清浩气,亲题何事寄粗官。

感公珍惠宁须试,一嗅烦怀已自宽。

(0)

双峰

我爱双峰若并趋,钧然苍翠傲荣枯。

定应天意成真概,磊落相依道不孤。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