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词》
《春日词》全文
宋 / 常某   形式: 古风

庭院深深春日迟,百花落尽蜂蝶稀。

柳絮随风不拘管,飞入洞房人不知。

画堂绣幕垂朱户,玉炉消尽沉香炷。

半褰斗帐曲屏山,尽日梁间双燕语。

美人睡起敛翠眉,强临鸾鉴不胜衣。

门外鞦韆一笑发,马上行人断肠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
sòng / chángmǒu

tíngyuànshēnshēnchūnchíbǎihuāluòjìnfēngdié

liǔsuífēngguǎnfēidòngfángrénzhī

huàtángxiùchuízhūxiāojìnchénxiāngzhù

bànqiāndòuzhàngpíngshānjìnliángjiānshuāngyàn

měirénshuìliǎncuìméiqiánglínluánjiànshèng

ménwàiqiūqiānxiàoshàngxíngrénduànchángguī

注释
庭院深深:形容庭院深邃,隐秘。
春日迟:春天来得晚,天气尚寒。
百花落尽:春天花朵凋谢殆尽。
蜂蝶稀:蜜蜂和蝴蝶少见。
柳絮:柳树种子,像棉絮般轻盈。
洞房:新婚夫妇的卧室。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朱户:朱红色的大门。
玉炉:精致的香炉。
沉香炷:燃烧的沉香。
半褰斗帐:半卷着床帐。
屏山:屏风上的山水画。
梁间双燕:梁上的双燕。
美人:美女。
敛翠眉:皱眉,心情不佳。
鸾鉴:古代铜镜,鸾鸟图案。
不胜衣:衣衫单薄,形容体弱或寒冷。
门外鞦韆:门外的秋千。
行人:路上的行人。
断肠归:心如刀绞,渴望回家。
翻译
庭院深深,春天的脚步缓慢,百花凋零,蜜蜂蝴蝶稀少。
柳絮随风飘荡,无人约束,悄悄飞入新房,无人察觉。
华丽的厅堂挂着绣帘,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香炉里的沉香燃尽。
半卷着床帐,弯曲的屏风后,梁间双燕整天呢喃。
美人醒来,皱着眉头,勉强对着镜子,衣衫单薄难以承受。
门外的秋千上,传来一阵笑声,路上的行人心碎,渴望回家。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画面。"庭院深深春日迟",开篇即营造出深宅大院中春天来得缓慢而静谧的氛围。随着季节变迁,"百花落尽蜂蝶稀",春色虽已褪去繁华,但仍可见少许蜂蝶在凋零的花朵间忙碌。

"柳絮随风不拘管",柳絮飘扬,象征着春意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它们悄然飞入闺房,却无人察觉,暗示着闺中人的孤独与寂寥。接下来的"画堂绣幕垂朱户,玉炉消尽沉香炷",通过精致的室内布置和香烟袅袅,展现出闺中女子的闲适生活,但又透出一丝空虚。

"半褰斗帐曲屏山,尽日梁间双燕语",斗帐半掩,屏风曲折,燕子呢喃,进一步渲染了闺中人的孤独,以燕子的双飞反衬出她的形单影只。"美人睡起敛翠眉",描绘出女子慵懒地醒来,愁眉微蹙,暗示着内心的忧郁。

最后两句"门外鞦韆一笑发,马上行人断肠归",门外孩童的欢笑与闺中人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门外的快乐与闺中的寂寥形成强烈反差。门外的笑声触动了女子的心弦,让她想起远方的行者,不禁引发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春光下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常某
朝代:宋

常某,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敕使朱勔置应奉局于平江,搜刮南方奇花异石,民怨沸腾,作蟹诗讥刺。
猜你喜欢

南亩春耕

朝驱白牛出,暮驱白牛返。

田中雨初晴,常恐东作晚。

晨耕陇云直,春灌流泉煖。

沮溺胡为劳,庞公太偃蹇。

(0)

送郑司训归玉山

三山之外小丹丘,送客归来半醉游。

倾盖无缘松下问,逢僧有茗草间留。

夕阳隐地千林暝,皂筴生风五月秋。

却忆郑虔情更切,茫茫云水一孤舟。

(0)

新村题壁借某公韵

桃源凭仗好风吹;一任仙柯烂局棋。

万里鸿嗷此安宅,几家鸳侣惜分离。

时危真似枯枰劫,世乱还须国手医。

倘作陈抟驴背笑,海东妖孛渐沉西。

(0)

赋得芳气有无中

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诗情。

气质原含内,芬芳远向荣。

藕花中外直,绛雪有无名。

惟愿菊兰气,山林勿使轻。

(0)

天津

转粟排千舰,分流纳九河。

潮声连海壮,树色入京多。

鼓楫鱼龙伏,停帆鹳鹤过。

津门秋望远,明月涌金波。

(0)

内阁五月莲花盛开和太子太保刘公韵二首·其一

十分芳气袭人清,未羡兰蕤更菊英。

尽去秾华还古淡,绝无言笑有风情。

根含瀛海波涛润,色藉天家雨露荣。

见说中通能外直,此心端合与花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