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司训归玉山》
《送郑司训归玉山》全文
明 / 许天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山之外小丹丘,送客归来半醉游。

倾盖无缘松下问,逢僧有茗草间留。

夕阳隐地千林暝,皂筴生风五月秋。

却忆郑虔情更切,茫茫云水一孤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三山之外小丹丘,送客归来半醉游”以“三山”象征仙境,暗示送别之地的超凡脱俗,而“小丹丘”则点明了归处的宁静美好。诗人通过“半醉游”的描写,既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也暗含了酒助离愁的情境。

接着,“倾盖无缘松下问,逢僧有茗草间留”两句,运用典故和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倾盖如故,意指初次相逢便如老友般亲切,但遗憾的是这次无法在松下与友人深入交谈。然而,在旅途中偶遇僧人,得以品茗谈心,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这里不仅体现了旅途中的偶然与惊喜,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夕阳隐地千林暝,皂筴生风五月秋”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林木昏暗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而“皂筴生风五月秋”则巧妙地将季节与情感融合,五月本是春末夏初,却因风吹起的凉意仿佛已是深秋,暗示着离别的凄凉与时间的无情。

最后,“却忆郑虔情更切,茫茫云水一孤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郑虔是古代的一位文人,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人想象着友人乘着一叶孤舟,穿越茫茫云水,心中满是对友人安全与未来的牵挂与担忧。这一句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却又不失温馨与希望的意境,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永恒。

作者介绍

许天锡
朝代:明

(1461—1508)明福建闽县人,字启衷,号洞江。弘治六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与言官何天衢、倪天明并负时望,人称“台省三天”。正德初,奉使封安南,在道进都给事中。三年还,见刘瑾肆虐,敢言者皆被贬斥,遂疏发刘瑾侵匿内库财物数十事,然后自经尸谏。一说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有《黄门集》。
猜你喜欢

雨中花慢.孤雁

水国秋深,关山月落,孤飞杳杳冥冥。

况风高木杪,烟冷芦汀。

异地悲凉已极,故乡消息何凭。

江城砧杵,塞垣笳角,无比凄清。

栖迟何处,惆怅当年,空解脉脉惺惺。

休再说天涯只影,烽火曾经。

别绪抛原不得,吟魂唤也难醒。

谁怜寒杼,较它长笛,添倍伤情。

(0)

法驾道引

春草碧,肠断忆王孙。

昔日玉骢从此去,如何不见马蹄痕。无语暗销魂。

(0)

如梦令.雨窗夜坐

静对残灯一缕。触起离怀如许。

独自不胜情,靠窗影儿为侣。无绪。无绪。

生怕黄昏疏雨。

(0)

踏莎行.题篱下寻秋图,悼景姜也

踏遍疏离,可怜秋冷。桑扉依旧当年景。

越天觅遍又吴天,替秋写出亭亭影。

几阵西风,一条芳径。荒苔细草零星剩。

落英憔悴正黄昏,无情零雨重阳近。

(0)

菩萨蛮.惜花,次季容女士韵

嫣红姹紫开偏早。看来颜色同人好。花貌媚于人。

春光正十分。雨风难作主。浮艳归尘土。

洒泪怨残丛。无端减玉容。

(0)

沁园春.喜石渚陈十村、葛野航两先生过访,作此赠别

连夜灯花,几番鹊噪,剥啄朝惊。喜诗人结伴。

远寻幽寂,河岸停棹,重叩柴荆。

诗酒神仙,烟霞杖履,尘外相看眼自青。

春光霭、感荒芜不弃,翰墨交情。菲才空有虚名。

奈贫病、兼攻百感增。

笑寒窗枯坐,一编愁握,苔阶倦扫,四壁尘生。

疏水羞将,壶觞未具,草草把词作饯行。

真堪愧,愧等闲负了,月霁风清。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