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玉荆山苍势蜿蜒,玉荆涧碧涵漪涟。

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

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

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

山空月昼猿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

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驴独跨何翩翩。

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玉荆山的山人崔君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的宁静与雅致。首句“玉荆山苍势蜿蜒”,以山的苍劲之势开篇,引出后文的自然环境。接着,“玉荆涧碧涵漪涟”描绘了山涧的碧绿与水波的涟漪,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两句,点明了山人的居住地远离尘嚣,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描绘了山居环境的生机勃勃,松竹的绿荫与花丛的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两句,通过山人日常饮食的描写,表现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接下来,“山空月昼猿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描绘了夜晚山中的静谧,以及山人弹奏乐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雅趣。

“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两句,通过音乐的描写,展现了山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境界。最后,“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驴独跨何翩翩”描绘了山人出行的形象,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自由洒脱的精神风貌。

“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两句,表达了山人期待与志同道合者共同生活,共享隐居之乐的愿望,全诗在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中结束,充满了对自然与心灵和谐统一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云谷杂诗十二首·其八倦游

故人千里别,约我仍丹丘。

云何一解散,书到令人愁。

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

(0)

杂记草木九首·其一天门冬

高萝引蔓长,插楥垂碧丝。

西窗夜来雨,无人领幽姿。

(0)

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也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

雾露晓方除,日照川如掌。

行行遵曲岸,水石穷幽赏。

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

祗役未忘倦,心神暂萧爽。

感兹怀故山,何日税征鞅。

(0)

过鉴湖·其二

春水如天浪未生,扁舟真在鉴中行。

渔人不问君王觅,占得湖光亦自荣。

(0)

八月十四夜建中二三友过我清话因共把盏赏月从容谈笑不觉云容朦胧桂影淡泊端知是夕聚首骚池再谐佳会遂成四韵

冰轮初讶一分亏,结客传觞笑语迟。

云汉无端藏兔影,金波恨不蘸蟾枝。

佐樽痛忆飞琼侣,染翰栽成感鬼诗。

料得中秋月应朗,习池端约捧琼卮。

(0)

送十二岁童儿

男儿十二有如此,不减当年人姓甘。

避寇春风更春雨,举家江北又江南。

藜羹脱粟依僧饭,断简残编近佛龛。

我亦从来识英物,夜深应与阿戎谈。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