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崙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崙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萧瑟氛围,胡笳声在空旷的大漠中回荡,带着浓郁的悲凉情感。紫髯绿眼的胡人吹奏着胡笳,每一曲都似乎未曾终了,却已经让听者心生愁绪,那种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对征战生活的无奈,深深地触动了人的内心。
凉秋的八月,萧关的道上,北风吹得天山的草木断裂,更增添了一丝凄清。昆崙山南的明月即将西斜,胡人依旧向着那轮明月吹奏着他们的胡笳。这种场景,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对边塞生活孤独与哀伤的一种抒发。
诗中的“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两句,更是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眷恋。作者通过胡笳声的悲凉,传递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而最后,“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边塞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胡笳声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绪,是一种边塞诗歌特有的苍凉美。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径,点检松菊无一存。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咫尺西冈归未得。
只待桃花水生半篙碧,便拿短艇归结茅,共寻赤松与黄石。
风烟之表非人间,别有天地宽且闲。
周山卖却不要钱,袁家送酒一破颜。
犹嫌孤斟太落莫,更觅高人共杯杓。
银钩四纸墨尚鲜,妙处难与俗人言。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仙容可望不可亲,飘然飞去青霞上。
白蘋满棹何时归,秋著芦花知不知。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髼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雕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