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处士池上》
《元处士池上》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

愁红一片风前落,池上秋波似五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chùshìchíshàng
táng / wēntíngyún

liǎosuìlíngcónghuìshuǐyíngjiāngniǎomǎnyān

chóuhóngpiànfēngqiánluòchíshàngqiū

注释
蓼穗: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常见于河边湿地。
菱丛:生长在水中的菱角植物群落。
蟪蛄:一种夏蝉,寿命很短,古人常用来象征时光短暂。
水萤:萤火虫的一种,生活在水中。
江鸟:生活在江边的鸟类。
烟蒲:烟雾笼罩的菖蒲,一种水生植物。
愁红:形容秋叶的红色,带有一种哀愁的意味。
风前落:在秋风中飘落。
池上:指池塘之上。
秋波:秋天的水面,泛指清澈的水面。
五湖:古代泛指大湖,这里可能象征广阔的水面或深远的思绪。
翻译
在蓼穗和菱丛中,我思念着秋虫蟪蛄的鸣叫,
水中的萤火虫和江边的鸟儿,栖息在烟雾缭绕的蒲苇丛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池塘边秋景图。开篇以“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勾勒出一片宁静而丰富的自然环境,其中蓼、穗、菱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蟪蛄则是蛙类动物的统称,而水萤即是水生昆虫,江鸟和烟蒲共同营造了一种湿地的生态景观。这些意象交织出一个生机勃勃又略带朦胧的画面。

“愁红一片风前落”则描写了秋天落叶的情景,其中“愁红”指的是树叶变红而引起的忧郁之情,落叶随风飘散,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季节更迭,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池上秋波似五湖”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开阔的水面景观。“池上秋波”指的是池塘表面的涟漪,在这宁静的秋夜中,这些微小的波纹仿佛是整个宇宙的缩影,犹如江南五湖之广阔。

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一片池塘景致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世界,读者在这诗中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深邃与情怀。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辽海舟中·其三十二

海气侵人来,鹭涛扑面起。

何人解绨袍,已见寒如此。

(0)

辽海舟中·其三十

片云拥蓟城,望之浮前海。

借问同舟人,云是渝关内。

(0)

辽海舟中·其三

不可有所欲,有欲累不浅。

君犹未深信,吴王与勾践。

(0)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八

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

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

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

拟作一篇招隐赋,武陵无路觅溪难。

(0)

次方誉子韵

材华荷笔入文昌,翰苑君家是栋梁。

联璧慰予频见玉,谈樨期汝独闻香。

还家客梦悬羊石,过岭梅花覆竹箱。

万里远游拓心境,始知身世重空王。

(0)

寿任崧翰道尊

喜见台莱杂呗声,珊瑚洲畔綵云平。

政从四郡窥仁德,寿对千峰惬野情。

一角金铃飞独响,三君硕望照时清。

薰风万里松涛壮,两峡高空涌月明。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