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寺里一泓水,奇迹应同卓锡泉。
此日偶然临碧镜,当年见说育金莲。
常涵古往今来月,不异云容山色天。
七字促成旋命驾,清新却愧白家篇。
韬光寺里一泓水,奇迹应同卓锡泉。
此日偶然临碧镜,当年见说育金莲。
常涵古往今来月,不异云容山色天。
七字促成旋命驾,清新却愧白家篇。
这首诗描绘了金莲池的静谧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金莲池比作韬光寺中的一泓清水,其奇迹堪比卓锡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中“奇迹应同卓锡泉”一句,巧妙地将金莲池与卓锡泉相提并论,暗示了金莲池同样拥有非凡的自然与人文价值。
“此日偶然临碧镜”,诗人在此刻偶然间来到金莲池边,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打开了一扇窥视历史与自然之美的窗口。“当年见说育金莲”,通过回忆,诗人追溯到金莲池曾孕育出金莲的传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常涵古往今来月”,金莲池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古今的月光,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积淀。“不异云容山色天”,无论是云彩还是山色,金莲池都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壮美。
“七字促成旋命驾”,这七个字不仅概括了诗人对金莲池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想要立即离开尘世,投身于自然怀抱的渴望。“清新却愧白家篇”,诗人自谦,认为自己的作品无法与白居易的名篇相媲美,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学的敬仰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莲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古典文学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