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长辈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这位丈人在世时,虽然抚养孤儿,生活简朴,但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了名誉,从未嫌弃过粗茶淡饭(藿藜)。他的一生积德行善,晚年应该能享受福报,这样的善行不会被欺骗。诗人提醒不要让碧江边只剩下对陶母(陶渊明的母亲,以贤良著称)的碑文,暗示要传承这位太君的美好品德,使其精神永存。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追思融入其中。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
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
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
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角鹰一侧目,所视无穹苍,臂鞲索饱非所长。
良马一振鬣,所向无穷荒,内闲待秣安可常。
丈夫心胆塞天地,身与世道为低昂。
况从世外发高趣,蓬蒿岂足誇翱翔。
我怜古道满荆棘,岁晚狐兔争跳梁。
今年识君谷水傍,爱君骏气如鹰扬。
愿君莫如我,学步成踉跄。
愿君莫如我,用拙甘六藏。
茅舍深居,已无马师问梅子,木叶蔽膝,尚有懒瓒知南阳。
九峰之外天茫茫,寒梅欲花春在霜。
兴来拂袖谢丘壑,阔视四海皆吾乡。
我有解缆歌一章,如击瓦缶无宫商。
吴松江上为君歌,一发怒潮卷雪天风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