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二》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0)
翻译
当初父亲去世时,我虽年幼却需抚养孤儿。
我努力赢得名声,从未嫌弃粗茶淡饭的生活。
晚年时享受福祉,善行不应被欺骗命运。
别让那碧绿的江边,只剩下陶母碑诉说我的孤寂。
注释
丈人:父亲。
殁:去世。
虽:虽然。
少:年幼。
守:抚养。
名誉:名声。
何尝:哪里曾。
厌:嫌弃。
藿藜:粗茶淡饭。
终:晚年。
阴骘:善行,积德。
欺:欺骗。
碧江:碧绿的江。
独:独自。
传:流传。
陶母碑:陶渊明母亲的碑文,代指身后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长辈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这位丈人在世时,虽然抚养孤儿,生活简朴,但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了名誉,从未嫌弃过粗茶淡饭(藿藜)。他的一生积德行善,晚年应该能享受福报,这样的善行不会被欺骗。诗人提醒不要让碧江边只剩下对陶母(陶渊明的母亲,以贤良著称)的碑文,暗示要传承这位太君的美好品德,使其精神永存。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追思融入其中。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

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

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

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0)

赠道林训上人

角鹰一侧目,所视无穹苍,臂鞲索饱非所长。

良马一振鬣,所向无穷荒,内闲待秣安可常。

丈夫心胆塞天地,身与世道为低昂。

况从世外发高趣,蓬蒿岂足誇翱翔。

我怜古道满荆棘,岁晚狐兔争跳梁。

今年识君谷水傍,爱君骏气如鹰扬。

愿君莫如我,学步成踉跄。

愿君莫如我,用拙甘六藏。

茅舍深居,已无马师问梅子,木叶蔽膝,尚有懒瓒知南阳。

九峰之外天茫茫,寒梅欲花春在霜。

兴来拂袖谢丘壑,阔视四海皆吾乡。

我有解缆歌一章,如击瓦缶无宫商。

吴松江上为君歌,一发怒潮卷雪天风狂。

(0)

送楠上人归定水并简见心禅师

阿师说法双峰下,白昼天花作雪飞。

烽火隔江音问绝,秋风海上片帆归。

(0)

次韵马国瑞员外游会稽

江上杨花落,孤帆度远汀。

潮连沧海白,山拥会稽青。

逸少笼鹅帖,支郎放鹤亭。

登临有新制,毋惜寄林扃。

(0)

山居吟·其十二

独坐穷心寂杳冥,个中无法可当情。

西风吹尽拥门叶,留得空阶与月明。

(0)

谢郭道渊以诗庆住新寺

住近城南尺五天,眼看金屋会群仙。

云霞海上无三岛,风月人间即四禅。

父老多情思沛邑,从官有意赋《甘泉》。

恩波不独新兰若,麟凤呈祥五百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