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为时危去卜居,不知霜雪满头颅。
归来一笑诗成卷,还记桃源路也无。
政为时危去卜居,不知霜雪满头颅。
归来一笑诗成卷,还记桃源路也无。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珠公归自永阳山中出其山居槁因赋(其一)》描绘了一位名叫珠公的人物,在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之际选择隐居山中。他不问世事,任由岁月在白发上留下痕迹,归来后以诗书自娱,回忆起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政为时危”和“霜雪满头颅”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执着与怀念。整体风格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坚守。
落日万艘下,气象一何多。
何人轻掷纱帽,帆影掠天过。
鄃上通侯如彼,江左夷吾若此,不奈怒鲸何。
挥手谢公等,径欲卧烟萝。当局者,问何似,此高歌。
著书传满宾客,馀事貌渔蓑。
贱子平生出处,虽则闲鸥野鹭,十五度黄河。
面皱怕窥景,狂论亦消磨。
数东南、千岩万壑,君家第一奇秀。
云消缥缈峰峦下,闲锁春寒十亩。春乍漏。
有樵笛来时,报道燕支透。花肥雪瘦。
向寂寂空青,潺潺古碧,铁干夜龙吼。
幽人喜,扶杖欣然而走。酒神今日完否。
山妻妆罢浑无事,供佛瓶中空久。枝在手。
好赠是、芦帘纸阁归来守。寒图写就。
看画稿奴偷,词腔婢倚,清梦不僝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