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连日恶风生,老去愁多骨亦惊。
天色昏昏转黄浊,春光冉冉又清明。
邻家醁酒初开瓮,游女香车不出城。
须为杏花赊一醉,谁家园里有莺声。
阴霾连日恶风生,老去愁多骨亦惊。
天色昏昏转黄浊,春光冉冉又清明。
邻家醁酒初开瓮,游女香车不出城。
须为杏花赊一醉,谁家园里有莺声。
这首元代诗人张翥的《清明日大风雨》描绘了清明时节遭遇恶劣天气的情景。首句“阴霾连日恶风生”形象地写出连日阴雨和狂风的压抑氛围,使人感到心情沉重。第二句“老去愁多骨亦惊”则表达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倍感愁苦,连身体都为之震动。
接着,“天色昏昏转黄浊,春光冉冉又清明”两句,通过对比昏暗浑浊的天色与渐逝的春光,暗示了时光流转,尽管风雨交加,春天并未完全消逝,仍有希望在其中。
“邻家醁酒初开瓮,游女香车不出城”描绘了邻里间的生活状态,即使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们仍借酒消愁,游女们的活动也暂时停止,反映出节日习俗在风雨中的暂停。
最后,“须为杏花赊一醉,谁家园里有莺声”以杏花和莺声作为对美好春景的向往,诗人渴望借酒暂时忘却烦恼,去追寻哪怕是一丝莺鸣带来的春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元代文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无奈与期待。
壮年飘飘意气豪,羞随斥鴳飞蓬蒿。
苍梧之山洞庭水,常觅胜处闲游遨。
招邀知己二三友,谈笑每日乘轻艘。
汀蘅渚杜俱逸兴,澧兰沅芷皆离骚。
并栊船头恣吟眺,底用傲兀披宫袍。
鸥边鹜畔往仍返,下上湍濑不惮劳。
莲房旋摘鱼旋脍,满吸钜斝持霜螯。
酒酣移船林外泊,脱叶乱坠惊猿猱。
细风吹树响飒飒,迸水触石声嘈嘈。
狂歌纵饮尽放浪,清醒却少多酕醄。
于今垂老尚远宦,白首黾勉追英髦。
客窗因见画中景,恍若重泛湘江涛。
分阳令尹宜峻迁,铜章墨绶却仍前。
东风上林白鼻马,细雨韩桥画鹢船。
桃源过来是花县,闻道吏民怀宓贱。
别处城下草生初,到时邑中柳舒遍。
奔流忽见浊清痕,岸上人家是郭门。
郁葱王气濠梁近,迢递官程淮汴分。
羡君佳政人不如,两临百里驰芳誉。
剩将此际循良迹,留待他年史馆书。